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历史不是僵尸的 > 第15章 古人比你想象的要聪明的多(第1页)

第15章 古人比你想象的要聪明的多(第1页)

总有些人天真的以为依靠着现代人的思维,就可以在古代朝堂上玩弄风雨、立于不败之地。在他的视角中,好像所有人都是傻子,别人什么都不会做,也不知道反抗。你自己想想,能够二千多年前就写出商君书、孙子兵法、盐铁论这些人,怎么可能啥也不懂。

抛开你本身和官绅的阶级差距,你真的觉得现代人学的东西和古人相差很多吗?尤其是文科类的东西。更何况,在官场上的一些人,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这些人每天就是为了能够在朝堂生存下去,他们的处世哲学,你觉得一个二三十岁的大学生去古代能和这些人比吗?现实中可能县乡镇府的大门都进不去,就大言不惭的觉得自己能搅动朝堂,太幼稚了。

在无数历史中,主角一穿越成皇帝、权臣或者谋士,总能轻轻松松搞定古人。什么“随便用点现代管理学”,“教你们搞搞民主制衡”,“拿出点市场经济理论”,结果古人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朝堂上文武百官全成了背景板。

看得读者心里那个爽啊,觉得古代人都是“低智商npc”,主角一开口,千古名臣都成了弟弟。

但只要你稍微读点真实历史,你就会现:古人远比你想象的聪明得多。真要在古代玩弄朝堂,不管你带着多少现代套路,大概率只会被反噬,死得不明不白。

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为什么现代人的思维在古代未必好使?古人到底有多厉害?那些写“主角秒杀古人”的,错在哪?

现代人常有一个误解:古人没读过现代书籍,不懂现代知识,所以脑子简单、好骗、易操纵。

实际上,古人虽然没有今天的科技和学科体系,但他们长期在复杂权力环境、血淋淋的现实斗争中磨炼出来的智慧,未必比现代人差。

我们看看这些古人的智慧体现在哪:

一、权力平衡的高手

汉朝外戚与宦官斗争,互相利用皇帝,皇帝也反过来借力制衡,玩得风生水起。

唐朝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布置伏兵、分化敌对兄弟、收买将士,一战成帝。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从燕王起兵到最后坐稳江山,既有军事天才,也有政治心机。

这些操作,绝不是“现代职场小白”靠两本管理学入门书就能越的。

二、人心洞察的高手

古代的官僚、谋士,往往从小接受系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练。读经、习史、熟典章、练口才。他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

像诸葛亮、张良、房玄龄、狄仁杰、曾国藩、李鸿章这种人,放在今天,也一样是顶级政治家和智谋家。

三、体制熟稔的高手

古代官僚熟悉律令、章程、规制、礼法,知道如何在体制内钻空子、博取利益。

你带着点现代经验去跟他们斗,人家随便玩个奏疏、弹劾、党争、会推、告,你就能被弄得焦头烂额。

为什么现代思维在古代不好使?

时空环境不同,套用无效

现代管理、民主制衡、市场经济理论,全是建立在现代法治、教育、文化、科技基础上的。古代是皇权至上、血缘宗法、纲常伦理社会,那一套根本没有土壤。你去大明朝讲“全民平等”,人家第一反应是你要造反。你跟唐太宗推“开会民主”,人家第一反应是你想削皇权。

不是你思路先进,是你格格不入。

你以为的“新思路”,古人早玩过

比如很多主角教古人“重农抑商”——不好意思,两千年前商鞅就搞了。

比如“搞全国考课制度”——汉武帝的主父偃就做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