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历史不是僵尸的 > 第14章 六部之上的权臣没那么容易扳倒(第1页)

第14章 六部之上的权臣没那么容易扳倒(第1页)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权臣就是一个人,只要把他除掉,就可以天下无忧了。但真实的情况是,权臣的势力遍布朝野,你根本不知道哪个人是权臣的党羽。在你计划扳倒权臣之前,可能消息已经传到权臣的耳朵里了。而且,在古代能官居二品的大员,可以说是多方意愿的集合,既有皇上的意愿,也有背后家族的支持,甚至是民心所向,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扳倒的。那些小说中,随便给六部尚书安插一个罪名的就能拉下马的桥段只能存在梦里。

在各种历史中,你可能见过这样的桥段:主角刚穿越成皇帝,或者刚爬上高位,一挥手,“罢黜权臣,乾纲独断”。一夜之间,把那个掌权多年的老狐狸给扳倒,朝堂一片清朗,自己成了千古明君。

可惜,这种情节在真实历史里基本就是幻想。别说主角了,真皇帝都未必有那个本事。因为在古代的权力体系中,那些能压在六部之上的权臣,不是简单靠圣旨或大义就能推翻的。他们背后的根基,比很多皇帝还要牢。

先,咱们先搞清楚这“六部之上的权臣”指的是啥。

六部,指的是古代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尚书是正二品大员,理论上直接听命于皇帝和中枢机构(如唐宋的中书省、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

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有一些权臣,他们的权力不止掌握六部,而是能压制六部、架空中枢、指挥军政、财政、官吏、刑狱、工役大权于一身,成了凌驾于体制之上的巨无霸。

比如:

唐朝的宰相李林甫、高力士

北宋的王安石、蔡京

明朝的严嵩、魏忠贤

清朝的和珅

这些权臣凭什么能压六部?凭的是根基、手腕、资源,而不是皇帝一句话能扳倒的。

权臣为什么难扳倒?

他们掌握的是系统性权力,不是个人威望

权臣最大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不是靠自己一个人能耐大,而是他们搭建、掌控了一套完整的权力网络。比如严嵩,他手下有一大票心腹遍布六部九卿、布政使司、都察院、锦衣卫。你罢免他一人,系统还在,替补随时补上。又比如魏忠贤,他控制东厂、西厂、锦衣卫、内侍监,几乎整个情报、司法、武装力量都在手中。皇帝想清理他,先得问:你有啥可用的班底?

他们绑架了皇帝的选择

权臣难扳倒,还在于他们往往是皇帝自己选的“好帮手”,帮皇帝解决了很多难题。高力士是唐玄宗的心腹,从太子时就追随;魏忠贤是熹宗的“托孤之人”,替皇帝挡了不少烂摊子;和珅掌管军机,乾隆生前对他是依赖多于戒备。当皇帝真想动他们时,往往现:没有他们,眼下这摊子谁能管?

他们握有军权、财政、情报权

任何一个能压六部的权臣,都至少掌握以下三权之一:

军权——比如曹操之于东汉末年,杨国忠之于唐玄宗,曹爽之于魏帝曹芳。

财政权——比如蔡京主掌财政改革,和珅管户部、盐政、河工,捏着国库的钱袋子。

情报司法权——比如魏忠贤掌厂卫系统,高俅操控北宋司法,严嵩控制锦衣卫。

你要扳倒这样的权臣,不只是对付一个人,而是得连根拔起整个权力体系,这比杀一个人难多了。

真实历史上扳倒权臣有多难?

咱们来看看历史上几次皇帝“扳权臣”的真实过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