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帝师声泪俱下免费阅读 > 第48章(第1页)

第48章(第1页)

晚些时候,一起出门玩的卫淇、卢子白和小七还没回来,卫榆这个当爹的先来了,说是来接孩子,既然孩子不在,那他就暂且在太傅府上坐坐,而且既然陛下在,那他自然得请安。

卫榆的马车赶进了太傅府中,从车厢内下来的,除了卫榆本人,还有个年近半百但仍旧英姿勃发的女人——林王卫镜。

也是大燕开朝至今,唯一一位女诸侯王。

卫镜和先帝同辈,都是武帝的子女,论起来卫樾和卫榆都应当喊卫镜一声姑姑。

只是卫樾这个侄子多少隔了一层,卫榆却是卫镜的亲侄子,卫榆的父亲、已逝的老景王和林王卫镜是亲兄妹。

不过这相差了十多岁、一母同胞的兄妹俩,在武帝那里的待遇是天壤之别。

老景王和林王卫镜兄妹俩生母陈夫人的娘家陈家,祖上是开国功臣,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后,本来有机会封诸侯王,但陈家祖宗以想要留在国都侍奉太祖皇帝为由再三推拒了这泼天的富贵,所以太祖皇帝格外优待这家人。

但太祖皇帝和陈家那辈有袍泽情义的老祖宗去世后,留给后人的则是皇权和煊赫权贵世家的矛盾。

武帝是大燕第三位皇帝,他前头一位性格仁厚得有些软弱,以致陈家越发壮大,武帝十分忌惮。

陈夫人入宫后,武帝待她也不亲厚,即便陈夫人很快为武帝生下了皇子——即后来的老景王——武帝也仍然不喜,甚至更为忌惮,毕竟有了皇子,难保陈家不会动歪心思。

武帝不缺后妃和皇子,老景王年幼时又长得像陈家人、还性格有些软弱,武帝便更为忌惮和排斥他。

但十多年后,陈夫人生下了如今的林王卫镜,难产去世——人死了,武帝就觉得她好了,满心想要补偿,但他和已经十五六岁的老景王实在难生父子情,便把所有热情都给了刚出生的卫镜。

卫镜出生便丧母,若是武帝不喜,那她就是克母,但武帝喜欢,那她就是惹人怜爱。

有此坎坷身世作为前提,卫镜又是武帝一辈子十多个孩子里唯一的女儿……对于武帝来说,儿子够了,这唯一的女儿变成了掌心肉、越看越宝贝,尤其是公主又不像皇子,他再宠爱,陈家也不可能从中动什么弑君、匡扶幼帝或者其他排除异己的心思,总之宠爱起来十分放心。

卫镜也和她兄长不太一样,打小便是个人精,知道自己能得父皇喜欢的原因,便更加投其所好地争取宠爱。

年月久了,感情更深,武帝年纪大了也多了些心软,早年掺杂了些复杂前尘的父女情,在武帝心里倒真是澄澈真挚起来,没有一丝虚伪作秀了。

所以武帝临到五衰,除了担心他驾崩后,陈家会不会妨碍太子登基之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这唯一的公主。

她没了父皇庇佑,往后必然过得不再如从前那般随心所欲,而且陈家必然是要颓败的,届时牵连了她怎么办?她虽然是皇家公主,但毕竟生母出身陈家,陈家也算是她的倚仗,就怕日后陈家败了,有人落井下石。

于是,在卫镜用撒娇的语气试探地提出,说她也想和兄长一样有自己的封地,哪怕也很偏远狭小也没关系时,武帝沉默许久,居然破格答应了。

而且相比对没有感情、忌惮成了习惯的老景王,武帝是真希望卫镜将来能过得舒坦,所以既然破格力排众议、要封公主为诸侯王,那就不打算委屈了她。

是以,林国封地并不偏远,反而十分繁华,离国都不远不近——不至于太近、总被朝廷注意到,也不至于太远、朝廷有事都来不及及时知晓。

老景王和林王卫镜兄妹俩待遇如此天壤之别,但两人彼此并不生分,感情其实很好,即便各去封地、常年见不到面,但也时常通书信、互寄些吃穿用度的小玩意儿。

老景王去世之后,新继任的卫榆把关系维持了下去。

虽然卫镜跟他这个侄子,必然不像对兄长那么交心,但在卫镜这里,卫榆总还是有些份量的。

比方说,若是温催玉和卫樾直接联系卫镜,卫镜必然不会理他们,但他们说服了卫榆帮忙牵线,如今卫镜就站在太傅府里了。

见礼过后,卫镜直言道:“卫榆说陛下与温太傅都是爽快人,不计较虚礼,正好本王也不便久留,便不兜圈子直言了。”

卫樾挑了下眉,温催玉微微一笑:“林王殿下请说。”

卫镜:“卫榆说,你们能说服他,全靠威逼加利诱。”

卫榆轻咳了声:“姑姑……”

“主要还是利诱,威逼未免落了下乘,同一个把柄反复用只会把人逼急,不是互惠互利的态度。”温催玉和气地解释。

卫镜一笑:“难怪庄王不喜陛下身边有个温太傅……对本王,威逼自然没可能,至于利诱,卫榆已经同本王说过了。”

“坦白来说,你们能给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许诺,且你们还想拉梁王和齐王入伙,僧多,粥只有一碗,即便将来陛下兑现诺言,也不一定是本王能得到最后的好处……本王如今为此冒险,很没保障。”

温催玉莞尔:“可这碗粥足够美味,所以即便不成定论,林王殿下还是出现在这里了。”

卫樾拿出了两个长条的木盒,打开,推到靠近卫镜和卫榆两边的桌案边,说:“朕和老师倒也没打算全凭一张嘴,空手套白狼。”

木盒里各放了一封圣旨,卫镜和卫榆看着那布料的颜色,神色一凛,拿起来展开看了。

圣旨上落了卫樾的帝印,内容也是卫樾这皇帝亲笔,下旨召林王、景王在自己的孩子里自行择选一位,送入国都——乍看是送“质子”,不仅不是好事,还让人警惕。

但紧接着便是,送入国都参选储君之位。送到三年内,定会选出储君,届时落选者可返归各国封地,不必留在国都。

——这就是卫樾和温催玉他们,为了从诸侯王手中借势,给出的虽然虚无缥缈但也足够有诱惑力的许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