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在国子监开小卖部云盘 > 6070(第7页)

6070(第7页)

这瘸腿小驴嗓门越来越大了。

它才个把月大,瘦得可怜。姚如意抱在腿上也不觉沉。听说初生健壮的驴崽子都有十五斤,可姚如意昨日忽发奇想,用大秤杆称它,它竟只有十二斤。

比刚落地的驴苗还轻,实在不可思议。

它长了一身灰毛,仅有鼻头和腹部带点白毛,幼驴的绒毛浅灰蓬松,远远看着都不知它这么瘦,但若是拨开毛,就能看到毛底下皮紧紧贴着骨头,肋骨历历可数。真不知它怎么活下来的。

因它还小,每两个时辰要喝一回奶,姚如意领它去猫狗医馆时,见路旁有老翁举竹竿卖竹筒水瓢,她灵机一动,蹲下挑了两个巴掌大的厚皮葫芦。

葫芦壳坚密,形制多,不怕晒不怕水不易霉,是上好的容器。此时常用来做药瓶、做水囊、储存种子、剖开做水瓢。听闻长江上的渔樵,还会在腰上捆绑一圈大葫芦,可作为“腰舟”渡河。诗句中曾说的“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这“一壶”便是指的是葫芦了。

姚如意便专要那等两头都圆肚粗腰的,葫芦柄短圆又粗的,选时还将葫芦柄往驴嘴边比了比,挑了两个长短粗细合宜、便于它衔咬的形儿。选好以后,请老翁当场从葫芦底开了拇指粗的洞,掏净瓤子,又在柄上钻通几个针眼大的孔,底部配上严丝合缝的木塞。

灌水试了试,能从柄口小眼慢慢滴出水来便成了。

如此便得了两个简易的葫芦奶瓶。

那老翁做这葫芦奶瓶时也若有所思的,瞧瞧姚如意,又瞧瞧她的驴,似乎有种豁然开朗之意。之后没过两日,姚如意便在猫狗铺子里见到系着腰绳、葫芦皮上刻了水线刻度,周身精雕猫首犬头的葫芦奶瓶了。

听闻还能照着家中猫狗的模样定做刻样呢、

这么快就上市啦?把姚如意看得极佩服。

话说回来,有了这葫芦饮器,喂小驴便省事多了。将牛乳从底口灌入,塞紧木塞,倒转过来,把钻了小孔的葫芦柄塞进它嘴里,它自个便会仰着头极为努力地吮吸着。

一开始它力气不够,姚如意便得一直倾斜着葫芦喂它,一顿奶能吃两刻钟,一日喂了四回,可隔日功夫,它力气便见长,精神也旺了,叫声更是响亮。有一回它饿得直叫,姚如意在灶房忙着搅和炙肉肠的肉浆没听见,它竟又嚎又扑腾,从篮子里翻了出来。

这也算好事儿,说明它两条前蹄加上另一条后蹄都是好的。

姚如意便觉更有信心了。

如今夜里也省心,只要临睡前在葫芦上系个绳,灌上奶,微微斜在篮子上,半夜时都不用人起来喂了,小驴自个有力气扬起脖子来够,喝完了明日一早起来,把夜里的葫芦洗刷后倒扣晒干,换另一个使便是。

再往后它大了,奶也能减少,夜里添把鲜嫩草料便成。

不过姚如意还挺稀罕它的,白日里只要得闲,便不让它吃葫芦“自助奶”,都是抱着它,慢慢地喂。

驴是很聪明的,也爱干净,姚如意每日都给它换垫的干草,还给它擦蹄子,小驴身上便也没什么味儿,非要凑近闻,大约是有股牛乳的膻味儿,还杂着点干草的味儿,也不大难闻。

也不知是不是知晓有人待它好,它的性情不像孟家的驴那般犟,反倒很黏她。吃饱了,便自个把脑袋垂下来,温顺地搁在姚如意腿上或掌心里。唤它一声“姚得水”,它便甩甩短尾巴,轻快地“咴咴”应着。

没错,小驴随她姓。

名字取自后世一头知名影驴的名儿。

今儿捏着葫芦,看姚得水仰着头“啪嗒啪嗒”一气喝干了奶,姚如意还夸它“真厉害”,给它抹净嘴。歇息片刻,便取一条柔软宽布带,自它后腹穿过,把那因瘸腿站立不稳的后肢提溜起来。

它后头左腿,天生畸形弯曲,总是微微蜷着,使不上劲,也落不了地。若没有姚如意提着布带,它便站不住。

姚如意一把它拉起来,姚得水便两眼发亮,格外兴奋起来,耳朵竖着,前蹄倒腾,跌跌撞撞、歪歪斜斜直往前冲。姚如意嚷着“慢点儿慢点儿”,手里提着布带,微弓着腰,紧赶慢赶地就着它的步子在院里绕圈。

姚启钊和铁包金坐在院中晒太阳,笑看她和驴满院子转。转了好一阵,姚如意实在跑不动了,一把抱起跑得似乎还不过瘾的小驴,坐到姚爷爷身边,拿手直扇风。

她热得一头汗,鬓角都湿了,脸上蒸腾着热气,嘴里喃喃道:“不成不成,太废人了,还是得弄个小车。”

“快坐下歇歇,再擦擦汗,”姚启钊摇摇头,“为了一头白捡的病驴,倒把自己弄得累得直喘气,何苦来?”

姚如意嘿嘿笑,不解释,也不指望姚爷爷能明白。

驴在此时是牲畜,不仅是“吃食”,也是“工具”。此时不比后世,家里都不养闲人何况闲驴?因此姚爷爷会这么说也正常。

她这样想着要给驴子打辆小车,还琢磨要让它能习惯站立走动,把前肢的力气养起来,以后才能活得更好的念头,才难以理解。毕竟姚得水即便以后能自个走动了,它也驮不了货,拉不了磨,还是一头没用的驴子。

姚爷爷这般想,俞婶子也是这般说,银珠嫂子更与她算了一笔账:养一头不得用的驴,要盖棚、要吃粗料精料豆料麸皮、要钉掌修蹄,一月便是一贯半钱。尤是姚如意这驴,天生残疾病弱,连生它的母驴都嫌弃不要,还不知日后易不易得病。这笔钱抵得上一个壮劳力半月工钱,能买二十斗米粮,算下来一年多费几十贯,实在不值当。

“若是不忍心,不若送到郑屠户手上,请他料理了,他还能替你剥了皮,说不定还能熬出一罐阿胶来。”

想着姚得水变作阿胶的模样……

吓得姚如意搂紧了驴子,猛摇头。

连孟员外都好奇着,背着手踱步过来,围着姚得水转了好几圈,嘴里啧啧有声。他似乎还因姚得水的缘故,对自己家里那头总爱踢人放屁的老倔驴都没那么嫌弃了。至少它四肢俱全,偷偷给它蒙了眼,吊着个胡萝卜在眼前,它还是会拉磨的。

不过大伙儿也只是说说罢了。如今姚如意已挣下不少家财,小姑娘家兴起,也不缺那一两贯钱,养便养了罢!

但……姚如意垂下眼眸,抚摸着姚得水还是骨瘦如柴的背脊,听见姚得水喉咙里滚出嫩嫩的哼唧声,又把头乖乖地趴在她腿上。

她又抬眼望这小院。日头还高悬在东南天,晒得小院青砖地暖烘烘的。风一阵紧一阵松地吹过,带着春日新叶和泥土的潮气,吹得墙角下丛辛垦出的两方菜地里,高高爬架的豌豆叶子哗哗响。

小院横拉了两条晾衣绳,一根挂着几件衣裳,一根夹着被她洗得歪扭的兔子布偶。衣物不时被风吹得扬起又落下,地上影子也跟着晃荡。

也吹得她衣襟鼓胀,头发丝儿乱飘,不时轻挠脸颊。

这间小院似乎也变了样了。

她手边,是那盆泡着的青李子,半青半黄,挨挨挤挤地浮沉在腌水里,阳光穿过还未沉淀的水面,把粗陶盆的盆底晃动都照得透亮了。

姚如意擦了擦手,用勺舀起一颗,塞进嘴里吃了。还没泡够时辰,仅是外皮挂了些甜味,一咬便酸得她脸都皱起来了。

但酸得够味儿,最初的酸劲儿缓过来,她便把李子推到后牙上,轻轻咬一口,再吸一口酸而清爽的汁水,就这么慢慢吃着。

林闻安不如她清闲。虽月入一百七十三贯,每日仍得天不亮便起身,趁着钟楼晨钟未响,便得去衙门坐班。

如此想来,他才是“社畜”呢,姚如意在心里窃笑。

他买了马,不仅把马契塞给了姚如意,买了也不骑,仿佛就打算白养在林家院子里。还是她再三要求,今早才无奈骑走那匹“车子”马。他还迷惑道:“可……这是给你的‘车子’啊。”

听得姚如意无言以对,干脆把往马屁股上一拍,叫那嘴里还在嚼草吃的马儿赶紧把他驮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