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唐诗宋词一万首 > 第78章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第3页)

第78章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第3页)

所以伯夷、叔齐出“何处归依”的叹息,屈原出“算了吧”的哀伤感叹。

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

可悲啊!人寄身于天地间不过百年,而转瞬之间生命就已消逝;建立德行本就艰难,却哪怕做出如围成一座城般的大功绩也得不到赞赏。

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

这就是古人之所以奋笔疾书、情绪激昂,屡屡抒感慨而不能停止的原因啊。

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

疏导表达内心的情思,大概只有依靠文章吧?我手抚书卷,犹豫不决,于是有感而作了这篇赋。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

可叹大自然赋予万物生机,为何只有人类最为灵秀!

o禀神智以藏照,秉而垂名。

人类禀受了聪慧的神智而内心明澈,秉持三才五常而留名于世。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有的人以击壤之戏自娱自乐,有的人则致力于救助天下百姓;无论出仕还是隐居都不违背本分,常常傲然自得,顺遂自己的性情。

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

然而世风日下,如水流逝,万物以不同类别相互比较。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细密的渔网一撒下,鱼就惊恐逃窜,宏大的罗网一设置,鸟就惊慌高飞;那些通达事理的人善于觉察,于是逃离仕途回归田园耕种。

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望轩唐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

山峦巍峨,留住自己的影子,河流深广,隐藏自己的声音;遥念轩辕、唐尧的时代而长久叹息,甘心贫贱而拒绝荣华。

淳源汩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

淳朴的源头已经久远而生了巨大变化,美与恶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

推究各种品行中最为可贵的,没有什么比做善事更能让人愉悦。

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遵从上苍的既定旨意,学习圣人遗留的典籍。

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

对君主和双亲尽忠尽孝,在乡里间树立起诚信和道义。

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

以真诚之心待人而获得显扬,不做作矫情来祈求声誉。

o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

唉!人们随声附和,诋毁异己,憎恶群出众之人;善于谋划的人被认为是糊涂,品行正直的人被说成是狂妄。

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

胸怀至公之心而毫无猜忌,最终却蒙受耻辱,遭受诽谤;虽然怀揣美玉、手握兰花,徒然拥有芬芳高洁的品质,又有谁能明白?

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可悲啊!士人不被赏识的情况,在炎帝、帝魁的时代就已存在。

独祗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

只能独自勤勉修身,难道可以废弃每日的多次反省?

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

希望能及时增进德行,可时机到来了却得不到眷顾。

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愍冯叟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

没有像爰盎那样能理解自己的人交谈,想到张释之最终被埋没;同情冯唐在郎署中蹉跎岁月,幸亏遇到魏尚才得以施展计谋。

虽仅然于必知,亦苦心而旷岁。

虽然希望被人了解的想法勉强实现,但也是费尽苦心,旷日持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

明明知道街市上没有老虎,却被三个人的传言所迷惑。

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

哀悼贾谊的才华出众,却在狭小的范围内施展远大的抱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