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后,杜灵击溃白家叛军,白家所有拼死抵抗的将士全部都死在了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乱中。
而白清欢,也如愿以偿的死在了成思予泪的怀中。
白家儿郎也是硬骨头,有骨气,致死也不愿意被活捉,全部自刎在一堆堆尸骨中。
花祭得知白清欢身死的消息,一时无法接受,病倒在卧榻……。
杜灵平叛凯旋归来,望帝自认为自己的德行不如鳖灵,便打算将王位禅让给他,然后隐居于岷山。
毕竟在当初杜灵治水归来时,就已经因其功绩而深受百姓们的尊崇和爱戴了。
是以!望帝便亲自拟好了圣旨,自愿把帝位禅让给了杜灵。
杜灵继位后,号称丛帝,又称开明帝。
而花祭则脱离温家之女的身份,以花家之女的名义,稳居后宫之主,被册封为君后……。
杜灵有谋略、有智慧、也有制衡之术,兢兢业业为国为民,令蜀国仅在短短三年之内,令百姓富足更盛从前,国泰民安,百姓们安居乐业……。
繁荣喧闹的蜀都城……。
说书一角……。
“话说,蜀王望帝年老昏庸,霸占臣妻,当今君主还身为国相时,觉得望帝不仁不义,这夺妻之恨正好成为他推翻望帝的由头。”
“当今君主振臂一呼,一大批将士都愿意跟他推翻望帝政权。浩浩荡荡的队伍跟着当今君主涌向都城。”
“望帝闻讯大惊,赶忙命人抵抗,可这时身边已没有几个心腹护驾。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君王只好带着几个死忠随从落荒而逃。当今君主驱逐望帝后,才建立起咱们今个儿这个开明王朝。”
“好好好……。”一群听书的百姓纷纷围观,听的津津有味,无不叫好,纷纷打赏。
那说书先生越撰越起劲儿,甚至不知死活,兴趣正浓,接着往下编撰道:“传说,望帝死后,每逢农历三月,便化为杜鹃,以叫声催促百姓趁农时播种。”
“但,亦有说法,称,咱们望帝实际上是被当今君主推翻政权后逃亡,因复位不成,冤魂才化为了杜鹃……。”
“何人在此喧哗?胡言秽语,扰乱民心,肆意散播不实污言,来人,活捉了此人,押入天牢……。”
一群百姓见状!浩浩荡荡的队伍气势汹汹而来,赶忙四散而逃,唯独留下意犹未尽的说书先生,将之逮捕……。
随着说书先生的招认与指控,成思予泪顺利抓获了散播谣言的罪魁祸礼柔。
这个女人了不得,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收买了地痞流氓乃至说书先生,将胡言秽语不实言论传谣了出去,令整个蜀国乃至朝政民心不稳。
成思予泪抓获礼柔后,游街示众,所有百姓以“最高礼仪”相送,将礼柔砸的是晕头转向,狼狈不堪,衣衫凌乱的被砍头示众了。
时过境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成了帝王的杜灵一反常态,性格暴躁,在蜀国推行暴政,实施各种苛捐杂税,百姓们苦不堪言,两年不到蜀国便到处是流民。
远在西山的望帝知道后,对当初的决定十分后悔,但此刻他已无计可施。
望帝因此抑郁,一病身亡
望帝死后,变成了一只杜鹃鸟,飞到蜀国宫殿周围的树林里夜夜啼叫,声音凄苦哀怨,为那些被暴政毒害的百姓鸣不平,为他当初错误的想法而懊丧。每当仲春二月,一声声杜鹃的悲鸣传来,人们就会伤感地说:“这是望帝的哀鸣,望帝还在后悔呀。”
蜀都
勤政殿
“以成思爱卿看,如今时机成熟否?”杜灵早已摒弃早年的少年意气,更多了几分王者气息,一种王者的不怒自威,足以展现一个帝王的雄魄。
杜灵今日倒是闲情雅致,与成思予泪下棋博弈。
成思予泪笑了笑。
“拨乱反正,时机成熟,君主,可收网了。”
君臣之间,如此和谐的相视一笑,心有灵犀……。
原来,杜灵一反常态,性格暴躁,在蜀国推行暴政,实施各种苛捐杂税,百姓们苦不堪言,两年不到蜀国便到处是流民,这些,都是他与成思予泪做的局。
为的便是查出如今在朝堂的礼家与望帝一党余孽。
这些人,打着匡扶正义的旗号,无不时时准备奋起反抗,夺取江山。
且,推行暴政,实施各种苛捐杂税,令百姓们苦不堪言,两年不到蜀国到处是流民的结果,都是礼家余孽乃至望帝一党刻意抹黑杜灵做的局,而杜灵则将计就计,故作昏庸无道,让两家余孽浮出水面,一举拿下。
处置了朝堂不轨余孽后,前朝后宫均是和谐一片,也才使整个蜀国走向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