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皮占大头。
大伯还把账本拿了出来,是蒋大石记的,哪天买了黄豆,多少斤,又卖了多少豆腐皮,什么价,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白子慕没看,大房一家子什么为人他清楚,都是老实本分的。
想到他们刚去府城不久,后脚蒋大石就来信,白子慕沉思了会。
离家那时,蒋小一让柳哥儿把娘家叫来跟着干活。
后头柳氏和柳老汉要守着家没能来,却让柳小弟带着唐哥儿来了。
堂奶奶没反对,柳小弟实在人,唐哥儿也勤快,又都是亲戚,反对啥呢!她担心的是张家心里有疙瘩。
因为都是大房的媳妇,怎么柳哥儿娘家能来人跟着一起来干活,张家却不能?
张大丫虽是大条,也没说过啥,对唐哥儿还亲热得不行,可堂奶奶觉得这般不好,同大伯娘和二伯娘说了一嘴,最后让蒋大石给府城去了信,问能不能让张大丫娘张氏也过来。
这自是行的。
晚上回去,白子慕和蒋小一几个商量一番,打算把生意交由大伯他们做。
是做不是管。
管的话,要是出啥事儿,大伯几个肯定不敢拿主意,没有哪个员工能越过老板自个做主的。
可做生意是世事无常,要是黄豆价突然涨了降了,豆腐皮卖得好做不赢要不要再招人,又或者卖不动了要不要少做些,这些都得有个人拿主意。
他们不在,总不能一有啥事儿,还得让大伯跑城里寻他们。
交给大房做,他们算技术入股,拿百分之三十的分成。
蒋小一无所谓。
蒋父不懂这个。
赵云澜说好,他们确实管不了这么多,离的又远,该放手就该放手,而且小本生意,没必要紧紧攥手里。
贪多嚼不烂。
可大房却不愿了。
生意交由他们做,这样那岂不是沾了二房的便宜?不行不行。
还是蒋小一说不行,那他们忙,看不过来,家里的豆腐生意怎么办?你们要是不想接手,那就不做了。
不做那怎么行。
这生意这么好,赚的虽不比客栈多,可一年四百多五百两,也多得很了,毕竟村里人一年想赚十两都难得很。
几百两,村里人啥时候见过这般多银子?
白子慕几个不在,卖油果、豆腐皮的银子都是大伯和二伯拿的,一开始十两,二十两,两人还没觉得有啥。
直到八十两……
不行,银子太多了,不敢拿,心慌,还是给娘拿吧!
堂奶奶骂他们没出息,拿了银子,放罐子里藏床底下,晚上要起来看三眼,不看不放心,总怕人摸走了,白天更是门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