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鸯是雌鸟 > 90100(第1页)

90100(第1页)

第91章决定“母亲相信你,此去定能旗开得胜……

宿明洲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持重。

听到“异动”二字,姒玉、游连卿与祝明则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她,而后又转向严凤霄。

“我自入朝堂后也听闻过,那两地皆有不甘心就此臣服于大周的人,不过闹出的都是小动静,很快都被镇压下来。”许久未起波澜,此话又是宿明洲提起的,姒玉微微蹙眉率先道,神情严肃。

“我虽不在朝堂,却也听母亲说过。这些小男子真不安分,都这么久了还不死心?”游连卿转起藏于袖摆下的手环,同样神色不善。

“姐姐,把他们都杀了!”祝明则又重新望向宿明洲,义愤填膺道。

祝明则曾经深受其害,对那里没有一丝感情。她就坐在宿明洲的旁边,宿明洲闻言揉了揉她的脑袋,动作格外温柔。

三人都将自己的话说完,连带着宿明洲一起,四道目光灼灼望向严凤霄。

“我也听说了。”严凤霄长长叹了口气,面上透露出烦躁:“这次他们闹得有些大,还去鼓动部分女子也一起反。说来也是家门不幸,领头那人是我叔父。”

她口中的叔父是严朗,当初她独自随姒玉来到瑶城,抛下严朗与所谓的祖母,便不再认从前既定的一切——原本孩子也不是男人怀胎十月生的,就算养也都是一块养,有的甚至还不养,她觉得大周统一叫叔父真的太恰当了。

自沈庭识时务地向邹芙投降后,西北军便彻底解散。未想到隔着国仇,严朗竟与齐人男子联手,大肆行煽动之事。

严凤霄将她听得的所有,以及严朗寄给她的信一并取出,给她们过目:“我这次回来,原也要托你们将信件上交给陛下。”

信上尽是煽动之语,严凤霄觉得十分丢人:“他是不是脑子不好使,我放着好日不过,和他去再重建个欺压我的天地?”

姒玉将信读完,也觉得一言难尽。

她拍了拍严凤霄的肩膀,对她露出同情的眼神:“明日早朝我便与明洲一起上报。不过,既是你的叔父,我且将这信私下交予母亲,到时也争取将人交由你处理。”

而后她又看向宿明洲,似是下了极大的决心:“今年春闱过后便要迎来大巡,我想随母亲去魏、齐二地走一趟,而后留下将这事彻底平定了再回。”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下,明亮的眼眸中满是坚定之色:“母亲为我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做了颇多,我也该负起作为太子的职责。”

“其实我都知道的,离我彻底得到一些人的臣服,除却通过考核之外,还差一场‘胜仗’。”

姒英在登基前就亲自领兵,打赢了一场收复边壤的胜仗,叫外族也俯首称臣。

大周对于皇储的考核不止关于她在文武上的水平,更需实践来证明,她有这个能力在将来治理天下。

“等到大巡之日,我的课业也差不多完成。我想将山外治理好,让那儿的男子不再敢生乱,回来后再接受考核。”

这个想法已姒玉在心中已盘桓了许久,如今说出口,这颗心才算彻底安定。她想叫那儿的女子不再害怕,有一天会重蹈覆辙。

姒玉的话落下,这下所有人都定定地看向她。

某种程度上,祝明则与姒玉在这方面极有共同语言,她眸中闪过一丝泪意:“阿玉姐姐,三年过去,也不知道当年同村的姐妹都怎么样了……我也希望她们能与我现在一样。”

“明则,你就好好留在这,做你喜欢的事,姐姐代你去向她们问好。”姒玉极其温柔地认真道。

游连卿对姒玉竖起大拇指,严凤霄则在她身旁握紧了她的手。

“放手去做吧,我都支持你。”作为在座唯二有资格上早朝的人,宿明洲同样表了态,声音听着便叫所有人安心。

而她望向姒玉明净若秋水的眸光,仿佛又在为这句话补充:我也永远站在你身后。

姒玉懂得她的目光,一切尽在不言之间。

***

翌日早朝,姒玉如期将昨日所言的想法化作奏章,向姒英上表,宿明洲也出列同奏。

朝中一时都倍感意外,作为文官武官之首的姜峤与邹芙都未直接表态,可二人面上都露出了极浅的笑意,这便是她们心中的态度。

最终决定权自然在姒英手中,她望着身姿笔直、眸光坚毅,行事愈发游刃有余的女儿,心中生出强烈的快慰——这便是她的女儿,大周正在冉冉升起的旭日。

但她同样没有表态,只道容后再议。

早朝结束后,姒玉随姒英直接回了太阴宫,用午膳前就启奏一事再度商讨。

“阿玉,你真是给自己选了个难度格外大的‘考验’。”姒英为姒玉沏了杯龙井,眸中带着浅笑道。

原本姒英是想叫姒玉留下来监国,自己则在魏地将遗留的问题处理了。朝中有姒淮、姜峤等人在,姒玉能边学边亲政,所有人也都能看到太子的本事,等她回来之时便可以准备退位了。

她为女儿想好了最为平顺的道路,但没想到女儿远比自己想的还要果敢。

姒英忽然想问问姒淮,当初自己第一次领兵出征的时候,母亲又是怎样的想法?一定同她现在一样,既骄傲又担忧吧。

姒玉接过姒英递来的茶,轻抿一口,同样含笑道:“母亲,你是同意的,对吧?”

“真的想好了?此一去时间可短不了,中间可能还有仗要打。”姒英抚了抚姒玉卸下冠冕后,半束垂落的发丝,心中又生了几丝惆怅,这就又要分别了。

母亲,我都想过了,作为神勇无双的长羲帝的继承人,我怎么能害怕领兵作战呢?”姒玉向姒英的怀中靠去,自然也不舍母亲。

可不论是母亲去还是自己去,中途都有分别。她都想好了,母亲当年很早就不叫姥姥操心了,她虽然迟了些,如今却也有为国政分忧的底气。

姒英被她的话逗乐,将人紧紧揽在怀中,幽幽道:“我的阿玉,你比母亲想得还要优秀。但儿行千里,为母怎可能不担忧。”

“母亲留在两地驻军威震八方,轮值官员的治理也颇有成效,是以不安分之人也只敢偷偷摸摸地行煽动之事,不敢聚众举兵。”姒玉对姒英说着自己的想法,眸光尽是通透。

说完,她接着笑盈盈地打趣:“母亲你就放心吧,丞相大人与统领大人教出的学生肯定也差不了。”

姒英又是一阵哑然失笑,拍拍她的背,颔首肯定道:“母亲相信你,此去定能旗开得胜。”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