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澜仰头亲了下隋懿夹琴的一侧脖颈,送上慰问:“辛苦了。”
过了一会儿,隋懿说:“右手拉弓,也挺累。”
宁澜亲了一下他的右手腕。
“左手按弦,全是茧。”
宁澜握住他的左手,挨根手指亲过去。
隋懿接着说:“还有看乐谱的眼睛。”
宁澜失笑,捶了一下他胸口:“得寸进尺。”
隋懿见好就收,不再厚着脸皮索吻。
没多久,宁澜主动凑上来,亲他的眼睛,再碰碰他的唇角。
“嘴巴最辛苦了,要唱歌,说rap,念台词,吃炸鸡,啃炸鸡,咬炸鸡,舔炸鸡……”
眼看隋懿脸色越来越黑,宁澜笑起来,“还要哄我,亲我,说爱我,真的好辛苦啊。”
大手扣着宁澜的后脑,一个绵长的吻过后,很少说那三个字的隋懿接收到指令,贴在宁澜耳边说:“我爱你。”
3,
说回年下。
虽然从年纪看来确是年下,但隋懿一直把自己放在年长者的位置。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印象根深蒂固,组合时期他一直以为宁澜比他小几个月,照顾着照顾着就习惯了。
而且宁澜身量小,面相嫩,两人站一块儿其实没什么年下感。
能够打破这个表象的情况一般出现在生活常识和过往经历上。
比如隋懿不会做饭,煮个面都费劲。有次宁澜感冒发烧,他煮了一锅夹生的粥,宁澜这种不挑食的都吃不下。
隋懿脸上挂不住,强行挽尊:“还好吧,跟你做的差不多。”
宁澜躺在床上有气无力:“摸着良心说。”
隋懿硬着头皮尝了一口,没咽下去:“都是米,为什么你做的又软又稠,我做的硬得像石头?”
宁澜说:“熟能生巧,我会做饭的时候你还没出生。”
“五岁就做饭?”
“是啊,够不着灶台就踩凳子上,煮个饭泡个面没问题。”
隋懿沉默片刻:“我十岁还不会烧热水。”
宁澜咧嘴笑:“小屁孩,你十岁的时候我都念高中了,除了杀人放火啥都干过。”
顺着年代往后推,说到对两人都很重要的那一年,宁澜颇为怀念地感叹:“时来运转,二十四岁,居然歌手出道了。”
“嗯,时来运转。”隋懿附和着,牵住宁澜垂落在床沿的一只手,“十九岁,遇到了你。”
4,
虽然隋懿没什么生活常识,学东西倒是很快,没两回就把粥煮得香喷喷,获得宁澜亲手制作的“飞跃进步奖”证书和香吻一个。
受到激励的隋懿士气大增,一鼓作气又学了豆浆机、榨汁机、电饭煲、烤箱的使用方法。
宁澜惊叹于他家务白痴的程度:“什么都不会,你小时候在家都干嘛?”
隋懿:“练琴。”
“除了练琴呢?”
“上学,吃饭,睡觉。”
没有娱乐的枯燥童年,宁澜听了心酸,摸摸他的头:“你要是我弟弟,我一定带你出去玩。”
“弟弟”这个称呼令隋懿嘴角一抽。
晚上做运动的时候,擒着宁澜的腰逼他叫哥哥。
“反、反了天了你。”宁澜上气不接下气,“你该叫……叫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