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的 > 第65节(第1页)

第65节(第1页)

陈家村那边,纺织厂也做大了,开了好几个分厂,如今我们在临县设了货点,专门跟纺织厂对接,在江南也卖得紧俏,上河村下河村合并成一个村了,最近还打算弄了一个叫什么渔场的,如今日子都过的红火。”

巧娘跟赵来贺就爱听大家都好的消息,听完只觉得心里再满足不过了。

饭后,赵丰年单独找到柳小尺,问起了赵家二房的情况。

第61章

“你是怕他们再作妖吧?放心,我找人打听了,说是赵柱子考上了秀才,你赵二伯夫妻俩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还打算跟县城里的员外老爷结亲家,那个员外你估计也知道,就是之前你三伯的雇主,钱员外。”

“竟然是钱家?”

“是啊,前头才将人弟弟赶了出来,这会儿也好意思舔着脸跟你哥哥家结亲,可见这人也是真势利眼,总归他们现在一门心思就是赵柱子能中举当官老爷,哪里还顾得上自己‘死去’的两个女儿。”

“如此也好,有自己的事忙着,又有中举当官的期望在前面吊着,总比他们胡思乱想好。”

“可不是。”

“对了,阿年,有个事险些忘了跟你说了,你家那位富大伯,想托我问问你,你这里还缺不缺人,他像是想把儿子送过来,说是只管当仆人使唤。”

赵丰年挑眉,“赵有志?”

之前赵小云就提醒过赵丰年,赵来富想效仿赵来金王三娘把儿子送到他身边来,只不过后面直到走的时候赵丰年也没见富大伯提过只言片语,便只当这事不存在了,没想到,如今来了北地,倒是听着了。

“我记得富大伯家里人都是想要赵有志继续科举的,富大伯心里未免没有存着这样的期望。”

柳小尺只笑道:“我听闻赵有志后面不是没有去试过,只是没中,估计是家里也不抱期望了,再说,在你身边做事,还怕没机会干公务么?”

赵丰年笑着摇摇头,“不管怎么说,到底是家中堂伯,劳小尺哥替我带句话,人送来可以,但是做什么得听我的。”

“成。”

很快,整个北定府便都知道了知府大人又从外头弄来了大量的粮食,短时间内北定府是不缺粮了。

百姓们欢欣鼓舞,而跟着李家的几家粮商就慌了。

“倘若是这样,我们手里的粮食就真要压成陈年旧粮了!”

“李家主怎么说?”

“李家财大气粗,实在不行还能运出北地,我们可没有商队,贸然去外面,指不定半道上就被劫了,再说这成本也大,成本也大!”

“不如再等等看,万一府衙没有粮了,我们还是能继续的。”

就在小粮商们慌张之时,李家主也在气愤不已。

“不过八百石罢了,我倒要看看他还能有几个八百石,不就是耗,我李家跟他耗到底,让他看看这北地到底姓赵还是姓李!”

百姓们可不知道上头怎样的明争暗斗,只知道除了王家,又多了好几家粮铺卖起了低价粮食,一问就说响应知府大人的号召,哪怕是自己不赚钱,也要为北地百姓都有粮吃而努力。

“知府大人说了,咱们北地百姓经历过那么多次战乱,能有今天的日子不容易,正因为如此,咱们才要更加团结一致把日子过好,咱们虽然是小粮铺,但是也愿意为了北地百姓尽一分心,做良心商家。”

百姓们顿时感动不已,而那些没有降价的粮铺,纷纷被打上了黑心的标记,连其他的商品,都遭到了抵制,与其相反的,是那些跟王家统一战线的商家,在年底盘账的时候发现,虽然粮铺亏了,但是其他生意不错,一来二去,竟是小赚的。

这些商家脸上笑着,心里更加坚定了要跟着王家,跟着府衙做事。

而年前,赵丰年召开了第一次北地官商大会。

这场官商大会的商贾是由王家带头参与这次低价粮的六家商户,而官府这边,则是赵丰年跟府衙众人,除此之外,北定府底下五个县城的话事人也都到了场。

王家主早就听赵丰年提过各县城的县令也会来参加,因此不觉得有什么,而那些不知情的商户,都被这架势弄得胆战心惊。

赵丰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五树县的县令,本以为这次他也会推脱不来,没想到今日竟是第一个出现的。

看到人的第一眼,赵丰年就觉得大胖说的不错,冷县令这个名字确实符合他给人的印象。

“今日在府衙举行第一届北地官商大会,非常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参加,本官刚来北地不久,很多事都要仰仗着各位才能做下去,此前有做的不周到的,本官先在这里给大家赔个不是。”

众人自然忙说“不敢”。

赵丰年笑着继续,“今天到场的商户都是心里还存着仁心、良心的,正所谓孤木难支,独木难成舟,看到大家齐心协力,本官对北地的明天也更有信心了,今日会议主题有三,一是回顾过去两月我们府衙县衙做的事,从而归纳总结不足,日后工作中好加以改进;二是对大家关心的粮食问题,年后官府的工作安排;三则是,讨论在北地建立商会的可行性。”

众人听着一个比一个信息大的议题,议论纷纷。

赵丰年笑容不变,“那么,接下来,我们请府衙户房典吏赵大人为我们汇报过去两月来的工作,大家欢迎。”

底下人见是一个妙龄女子站了出来,当即惊讶不已,不过,随着跟府衙的接触多了,很多人已经知道了赵青青这位能力出众的女官员,北地民风本就开放,也不将就什么男女大防,毕竟无论男女都是要努力干活吃饭的,真讲究那些东西,饿都要饿死了。

小河县何县丞就是赵青青的忠实拥趸,当时就是听了赵青青一席话立马冲到五树县、牧县劝两县跟随府衙一起行动,此时见赵青青出场,当即喊了一声“好”。

另一边牧县县令拓九见了,皱着眉头冲隔壁问了一句,“你说他什么意思?这么一把年纪了,对着人家姑娘家叫唤个什么劲?”

冷存真只是斜了他一眼,便继续目视前方了。

“真倒霉,跟冷假面坐一块。”拓九翻了个白眼,也将注意力放在了前方。

杨菱曾说过,赵青青的话语是极易煽动人心的,此时,听完她的汇报,一帮商户看向赵丰年的眼神,充满了欣赏与

崇拜。

连赵丰年都在想,是不是府衙里该设立一个宣传部门了,到时候他青姐直接担任部长。

第二场是由杨菱上场。

在听到“知府大人宁可自己喝粥也要让北地百姓有粮,哪怕倾家荡产都要保证大家的利益不动摇,坚决跟个别黑心不良商家斗争到底,带领大家一同致富”,赵丰年就知道,杨菱多少受到了“亿点点”赵青青的启发。

好在口号喊完了,杨菱还是继续把接下来府衙的打算跟大家提了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