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婉娘的意思 > 第100章 沐猴冠(第1页)

第100章 沐猴冠(第1页)

养心殿内,皇上朱笔悬停于一份八百里加急的江南水患奏报之上,眉峰紧蹙,一点浓墨将坠未坠,险污了素绢。殿中鎏金狻猊炉吞吐着沉水香烟,却压不住那奏折里透出的、混杂淤泥与灾民哀嚎的湿冷潮气。

如懿侍立于御案之侧,纤指执墨,于一方紫云端砚上徐徐研磨。墨汁浓稠乌亮,映着跳动的烛焰,亦映着她那双秋水明眸。

“皇上,忧思过甚,恐伤龙体。臣妾瞧着墨色已足,不如暂歇片时?小厨房备了茯苓鸽子汤,最是安神益气。”

皇上疲惫地搁下朱笔,指尖揉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长长吁出一口浊气:“黄河决口,淮扬几成泽国,数十万黎庶流离失所……朕如何歇得?”他抬眸,目光掠过如懿沉静的侧颜,那专注研墨、不为外物所扰的娴静姿态,倒令他心头的焦灼稍缓,“江南……江南……”他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字字千钧。

如懿放下墨锭,取过暖窠中温着的定窑白瓷茶盏,试了试温凉,双手奉上:“江南水患,历朝皆为大患。皇上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实乃万民之福。然……此等天灾,非一日之寒,亦非一人之力可挽狂澜。惟愿皇上善保龙体,方是社稷之福。”

她接过皇上饮罢的茶盏置于一旁,莲步轻移,绕至御座之后,伸出纤纤玉指,力道匀停地为他揉按紧绷的太阳穴。

“说起江南水患,臣妾虽处深宫,未谙政事,却也听闻……这治水之道,重‘知水’二字。”

“臣妾记得……早年曾闻皇上提及,高斌高大人,昔年督理河工,颇着勋劳?尤以谙熟江南水道……朝中恐无出其右者?”

皇上“唔”了一声,双目未启,只道:“高斌……确是能员。河工繁剧,非彼等积年老吏,难理头绪。”语气中透着对能臣的嘉许,却也仅止于此。

如懿心下洞明,指尖力道微沉,续道:“皇上慧眼识珠。说来……臣妾近闻宫人闲言,道咸福宫那位……贵妃沉疴已久,畏寒之症愈笃。咸福宫殿宇空阔,寒气侵骨。前几日,臣妾宫里的惢心往内务府领份例,恰逢贵妃身边的茉心姑娘……”

皇上微微侧:“茉心?她如何?”

如懿轻叹一声,指下揉按依旧轻柔,语意却添了几分凄楚:“惢心回禀,茉心姑娘在内务府苦苦哀恳管事太监,欲多领几筐上好的银霜炭。言道贵妃夜来嗽声撕心,几不成寐,皇后娘娘所拨炭火仍是不济,寒气砭骨……茉心姑娘情急无措,竟至……跪在冰冷地上泣求。奈何内务府亦有难处,银霜炭定额有限,管事太监只得循例拨些次等的黑炭……惢心言道,瞧见茉心姑娘抱着那筐黑炭,踽踽独行于风雪之中,背影着实……令人鼻酸。”

“臣妾闻之,心内亦觉恻然。贵妃往日性情虽骄纵,与臣妾亦非全无龃龉,然今病骨支离,困守深宫,身边只余一忠仆苦撑,臣妾每思及此,便觉深宫寒彻,物是人非。尤念……尤念高大人,若知掌上明珠于宫禁之中,竟至这般……饥寒侵迫、形销骨立之境……”

殿内一时沉寂,唯闻炭盆低哔,风雪呜咽。

如懿微俯螓,兰息轻拂皇上耳畔:“皇上,目下江南水患汹汹,正赖高大人此等熟谙河务之股肱重臣,殚精竭虑之时。若因后宫琐细,致高大人心悬弱女,神思不属,于治水大计……恐生窒碍。”

她稍退半步,停手侍立,目光恳切凝望圣颜:“臣妾妄议朝臣家事,罪该万死!然念及皇上为国忧劳,江南万民翘企盼,倘因后宫微末之事,牵动前朝重臣心绪,延误救灾安民之机…臣妾…实不忍见圣心为此分神,更恐朝野物议,谓天家待功臣之后…或有未周之处。”

皇上默然良久。

如懿屏息垂,姿态恭顺温婉,恍若方才那番惊心动魄之言,并非出自其口。

终闻他沉声开口:“李玉!”

“奴才在!”李玉如影随形,悄无声息现于门侧。

“传旨,明日罢朝后,銮驾往咸福宫。另,着内务府即刻拨上等红罗炭五十筐,送咸福宫。”

“嗻。”李玉躬身领命,疾退安排。

如懿深深敛衽下拜:“皇上圣明!仁德泽被,眷顾旧人,体恤臣工,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高大人若闻此隆恩,必当竭诚图报,肝脑涂地!”

皇上目光落于如懿低垂的颈项,虚扶一把:“起来罢。你……思虑周详,甚好。”

如懿起身,依旧低眉顺目:“臣妾愧不敢当。惟见圣躬忧劳,不忍更添烦扰。能以微末之言,稍解圣心忧烦于万一,便是臣妾的造化了。”

“嗯。”皇帝不再多言,重执朱笔,目光复落于那份江南水患奏报之上。

暖轿碾过宫道新雪,辘辘之声没于风雪呼号。轿厢内暖意氤氲,沉水香幽微。如懿倚于锦毯之上,闭目凝神,方才养心殿中那番忧国悯人的温婉情态已如春冰乍泮,唯余眉宇间一缕拂之不去的清寒。葱指拈一串冰沁沁的翡翠十八子,颗颗捻动,清泠微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侍立轿畔的惢心,觑着主子玉容沉静却隐透霜意,小心翼翼奉上刚换了红箩炭的珐琅手炉:“主儿,寒气逼人,且暖一暖手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