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活儿我熟,不管是种菜还是拔草,我样样都能干。
我本就被关外的风吹红了脸颊,翠蝶将舍不得抹的面脂都拿了出来,只希望能将我养白些。
可这不是一日就能成的事儿。
她不让我晒太阳,只她唠叨她的,我自做我的。
待我家的数十亩梨树开花时,我们种的菜苗儿已然发了芽!
翠蝶要做春团,我同桃花在院里杵米。
春团用糯米粉同艾草汁和,里面可以包咸的或者甜的馅儿。
我更爱甜的,软糯香甜。
门敞开着,宋晋却真的来了。
在我心里他一直是个文弱书生的模样,动不动还要生病,一身药味儿。
原来他下马的姿势也能潇洒利落。
腿长可不就占便宜嘛。
马车上下来一个小女孩儿,女孩儿梳双丫髻,发髻上缠了两串珊瑚珠子。
一双眼又大又有灵气,脸颊饱满莹润,小小年纪,便是美人胚子。
她同宋晋生得像,又不大像。
因为她的嘴巴更像我些,下唇厚,上唇稍薄。
她穿一身粉裙,嘴角天生带笑。
她都这般大了。
数年未见,我家满满已这般大了。
不知她还记不记得我?
约莫是记不起了吧?毕竟我走时,她才一岁。
「阿姐!」她轻快地唤我,声音软糯好听。
她叫我阿姐。
她的模样和那个小小的女孩儿慢慢重叠,她或许早已不记得我,却还愿意叫我声阿姐。
我笑着应她,伸手等她走过来。
她跑过来,将双手放进我手心里,任我将她看了又看。
「阿姐瞧瞧,我同小时候还一样吗?」她原地转了一圈,裙摆飘扬。
「一样,又不大一样。」
她一笑,大眼睛便弯了。
「阿姐……」她喃喃叫道。
我想抱抱她,可已抱不起了。
便只能半蹲着将她看了又看,她母亲那般的妇人,是怎样教养出这样开朗爱笑的女孩儿的?
这日过得极快,女孩儿在宫中待了一年余,自记事起就没出过京城,如今到了乡下,看什么都新奇。
看只鸡都能惊讶半天。
宋晋话本就少,我们走到哪儿他只跟着。
饭是在梨花树下吃的,我又寻了果酒来,没喝几杯,桃花儿同满满似醉了般,翠蝶便不叫她们喝了。
她们又吵嚷着要去歇息,翠蝶自带她们去了。
树下只剩下了我同宋晋,他同我喝的梨花白。
梨花白绵柔,我在关外烧刀子也喝得,几杯自然是无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