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歌声干净剔透,像山泉般沁人心脾,带着水乡女子特有的吴侬软语。
彼时正闭目养神的他,被那歌声吸引,鬼使神差地一把掀开了车帘。
只一眼,便望见江心一叶扁舟。
舟上立着一个身形窈窕的渔女,荆钗布裙,却难掩其清丽绝俗。
她正哼着小调,灵巧地撒着渔网捕鱼,动作娴熟优美。
夕阳的余晖撒在江面,也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温柔的金光,美得不似凡尘。
他竟看得有些痴了,不自觉地下了马车,缓步走向江边。
走近了,才看清她的模样。
她抬起头,许是察觉到岸边的陌生人,一双眼望了过来。
清澈、明亮,比碎在江面的万点霞光还要耀眼。
她看着他,眼神坦荡,没有丝毫女儿家的羞怯。
沈长风的心,在那一刻漏跳了一拍,生出从未有过的悸动。
陌生而汹涌。
谢绾秋嗓音清脆,带着水乡特有的软糯:“这位公子,看你风尘仆仆,可是要赶远路?”
“天色不早了,若不嫌弃,到我家歇歇吧?”
小小的渔家院落,篱笆围着。
几间茅草屋,简单干净。
屋里,谢绾秋点亮了油灯,昏黄的光晕将简陋的屋子映得暖洋洋。
她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鱼粥,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香气扑鼻。
沈长风接过,只觉得那股暖意从指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这是他从未有在冰冷的王府和威严的皇宫中感受过的温暖——家的味道。
那一刻,他竟生出荒唐的念头,就这样留在这个小渔村,什么摄政王,什么权倾朝野,全部抛诸脑后。
那些日子,谢绾秋像只快活的百灵鸟,带着他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去镇上唯一的面摊吃阳春面,看村口的老槐树下说书人唾沫横飞。
她笑得眉眼弯弯,他也跟着笑。
是那种卸下所有防备,发自内心的轻松愉悦。
他尝试了太多从未尝试的新奇玩意儿,每一件都因为有她而变得鲜活有趣。
离别那日,天有些阴沉。
他从腰间解下随身多年的羊脂白玉佩,放进她的手心。
“绾秋,等我,我很快就会回来找你。”他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