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历史不是爽文而是悲剧 > 第13章 供不起的军队没有所谓的十万铁骑(第2页)

第13章 供不起的军队没有所谓的十万铁骑(第2页)

这样的大队伍,一天最多走五十里,后队走到前队驻扎地,人家早走了。更别说草料根本供应不上。一路走过去就是赤地千里。

()补给线拖死自己

你带着十万骑兵远征,怎么补给?前线每吃一斤粮草,后方至少准备五斤,因为运送途中要耗掉大部分。古代没有现代交通,靠人力、畜力运粮,越远耗损越大。

汉武帝时出击匈奴,战线拉长至千里,每个骑兵一年耗粮要靠五个百姓供养。几年下来,汉朝差点自己被拖垮。

()马匹折损

马最难养,远征时疾病、伤亡、食物不济,马匹减员极快。比如唐朝的高仙芝远征中亚,本来出征两万骑兵,到达战场时马已折损大半。高原、沙漠、草原,都是马的坟场。

为啥爱写“十万铁骑”?原因很简单:

画面感强。十万骑兵,气势如虹,场面宏大,读者看着爽。

方便爽文推剧情。主角带着十万骑兵碾压敌国,写起来爽快简单,不用搞细致谋略、外交博弈。

作者自己不懂历史常识。很多写手对古代财政、战争后勤没概念,照着电影、电视剧、二次创作写,写得虎虎生风,但经不起推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古代战争,尤其是中原王朝,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大兵团冲锋,而是小规模精锐部队的机动和战术素养。

例如: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霍去病多次率领万余骑兵长驱直入匈奴腹地,连战连捷。靠的不是人多马壮,而是度快、机动灵活、目标明确。宋岳飞北伐。岳家军号称精锐不过万人,北伐中以少胜多、百战百胜。但后勤依然极度困难。

数据表:历史真实军队与小说差距

朝代骑兵最大规模(战时)小说常见数字差距说明

秦汉-万o万以上小说夸大-倍

唐-万o-o万夸大倍以上

宋-万-o万夸大倍以上

元-万(中原)o-o万小说夸大倍以上

明清-万o万夸大-倍

汉武帝霍去病、卫青出击匈奴,粮草耗费巨大。《汉书》记载,出击漠北一次,耗尽全国三年积蓄。甚至关中粮价暴涨,百姓叫苦。

唐朝安史之乱前,府兵制已形同虚设,募兵费用高到地方财政承受不起。大军调动后,边疆空虚,内地也养不起更多兵。战争耗尽国力,导致唐朝从盛转衰。

明朝辽东防线维持几万骑兵,已让全国财政吃紧。每年军费支出占全国财政四成以上。崇祯末年财政崩溃,军队不出饷,辽东防线轰然崩塌。

写“十万铁骑横扫天下”,看着爽,实际上在真实历史中几乎不可能。古代的战争是财政的战争,是后勤的战争。别说“十万铁骑”,能养起五万精锐骑兵的国家都是强国。

所以啊,写历史文、看历史文,不妨多研究点真实数据,不然就成了“笑话里的主角”。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不是爽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