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历史不是爽文观后感 > 第2章 徒手造火枪火炮不知是你傻还是我傻(第1页)

第2章 徒手造火枪火炮不知是你傻还是我傻(第1页)

那些理工科大神到古代,免不了要彰显一下自己丰富的现代理工科知识。徒手就能造一堆火器。

我也就纳闷了,抛开那些违禁品搞不到的原因。火药,钢铁,制造模具,现代要想成批量生产,也需要搭建一条足够的产业链。古代,可没有机器生产,全是手工艺,你从哪找到那么多手艺人?

而且不是“搞个铁管+火药”就能造出火枪的。里的主角总喜欢搞“原始火枪火炮”,套路简单粗暴:用现代知识设计个铁管,灌点黑火药,塞上弹丸,“砰”的一声改变战局。可现实中这不是ecraft,也不是物理实验室。真正的火枪火炮是一整条高度复杂、系统化的技术链产物,没有配套技术,你连个响都响不起来。

火枪不是“能打响”就行,还涉及:

金属的强度与热处理;

枪管的均匀度与密封性;

引信点火的可靠性;

板机结构的制造精度;

弹药的适配性与装填方式。

别说你一个穿越者了,就算你把现代物理教材带回去,在缺乏工具、设备、材料、人工支持的前提下,也还是“两眼一抹黑”。

冶炼不行,一切免谈:高质量金属你能搞到吗?

制造火枪火炮,第一关就是材料科学。火器对金属有很高要求:

铁必须低杂质、高韧性,否则容易炸膛;

铜炮需铜锡合金,配比要精确,否则强度不够;

铸造过程需高温控制、模具精密度,否则无法形成完整腔体。

问题是,中国古代的冶金业主要服务刀剑、农具,而非火器,真正具备军工水平的炼铁术,主要集中在军器局、兵部工坊中,普通匠人无法掌握更无法独立执行。

你一个人穿过去,哪来炼炉?哪来鼓风机?哪来砂模?靠双手造出“可用火炮”?做梦都困难。

没有精密工具,你连螺丝都做不了。火枪需要枪管内部光滑、管径一致,否则射不准、打不响,甚至炸死自己。这要求你必须有:

高精度的钻孔工具;

长轴内壁打磨装置;

封口加工与螺纹切割工艺;

炮体、车轮、炮架的模块化装配设计。

可惜,这些全都依赖:车床、磨床、刨床、钻床、测量规——即“机加工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出现,要等到世纪工业革命。

古代最先进的工具也就是风箱+榔头+木刨+线墨,你拿它怎么做出一个封闭性合格的“可控爆炸容器”?你连个金属圆柱都打不直。

点火系统是火器的灵魂。常见的包括:

火绳枪:使用硝化棉或慢火绳,但火绳保存难、潮湿环境容易熄灭;

燧枪:需制造高强度弹簧和精密击锤,涉及弹性学和硬度控制;

雷汞火帽:近代化学产物,需要工业级化学提纯和稳定封装;

击针枪:更高阶,至少世纪才开始量产。

你一个人穿越过去,靠柴火烧点硫磺硝石,还想稳定打响?没有现代点火器和封装技术,你只能用“火折子”去点,打慢、误点高、战斗力低——还容易炸手。

火器不能只“射”而不“命中”,而命中就需要稳定弹药。但这涉及:

铅弹铸模与标准化生产;

纸壳药包封装技术;

定装弹药与火药密度配比;

火炮弹丸带旋设计(后膛炮才有);

后坐力吸收系统(轮架、铁箍、炮座结构)。

你不可能靠几块铁片打出“量产弹药”,更别说统一口径、保持威力稳定。

再说装填度,火枪士兵需训练半年以上才可达成“三分钟装三次弹”水准。你随手造一管火枪,还没点燃敌人就冲上来了。

真正制造火器,是需要“组织”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