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长工月钱不过五六钱银,一年能攒下一两已属不易。
——小农户卖余粮换银子?一般也就是收成好年景才卖得出,平时余粮都不够自家吃。
所以,一两银子对农民而言,是大数。买地?谈何容易。
穿越主角动不动就写“买田置地、遍地封疆”,好像地随便都有人卖,随便都买得起。这其实是对古代土地市场的误解。
土地流转有限
土地是生存的根本,大多数农户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卖地。一般卖地的只有以下几种人:家道中落的读书人(卖田救急)、被债主逼迫的贫户、因灾荒无力耕种者。
而这些地,往往都被地方豪强、地主抢先买下,小农户根本竞争不过。
买地需要人脉和资格
很多地方有行规、族规,不许外姓买地入籍,防止外来户占地成势。你想买地,还得先托宗族、乡绅出面担保。
明清不少地方就有这样的规定:“外乡人不得买地开田,违者族罚。”穿越者空降过去,不仅买不到地,说不定还被视作异类排挤。
大地基本掌握在豪强手中
东汉末年曹操就说:“今之富室,大者田连阡陌,小者亦百顷千亩。”唐代以后土地兼并更严重,地主越富越买地,普通人买地机会更少。
清代乾隆年间,江南某县田地的o以上集中在不足的大户手中,小农买地根本是奢望。
地主的财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祖上累世积攒的:科举中第,皇恩赐田。官场财,购置田产。商贾起家,转入田庄。战乱兼并,囤积土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财富经过几代人运作,变成稳定地产和人脉网络,普通农户一辈子也追不上。
地主兼并土地,不只是拿钱买,还靠:
放高利贷:农户借高利贷度日,欠债还不起,就拿地抵。
借灾兼并:旱灾、蝗灾、战乱后,穷户无力耕种,只能贱卖田地。
官司吞地:地主通官衙,借机打假官司吞掉穷户土地。
历史上无数小农就是这样一步步被吞掉田产,成了佃户。
地主不仅有地,还有什么?
宗族势力:族长、长老多是大地主。
官场关系:地方官、师爷往往和地主有染。
武装力量:自家家丁、佣兵防卫。
你一个小农哪拼得过?
历史上有没有农民家成地主的?有,但极罕见。
比如:宋代有一些靠经营手工业、贸易成功的小商户,用赚来的钱买田置地,融入地主阶层。但人家靠的是几十年经营和积累。明清少数农户因偶得灾后便宜地、巧妙经营成小地主,但多是依附地方大户。
绝大多数农户,即便攒到钱,也往往是拿去应急:赎地、治病、修屋、婚嫁,很难积累成买地资本。穿越者幻想的“买地成豪强”,在真实历史中就是空中楼阁。
别被里的炫富文骗了。古代土地,是豪强们垄断社会财富的基石,不是小农能轻易插手的。土地兼并的背后,是财富壁垒、政治保护、宗族网络、暴力威慑的共同作用。
穿越者真想靠买地翻身?先问问自己:你有钱买地吗?你有地方豪强的关系吗?你扛得住高利贷和官府的盘剥吗?你能保证自己不被吞并吗?
农民翻身变地主,不是多努力几年、多攒几两银子就能实现的,那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外加祖坟冒青烟。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不是爽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