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番外 > 第159章(第2页)

第159章(第2页)

如果不是后来国祚被司马家所窃,“九品中正制”沦为世家为自身谋取权力,垄断官位的工具,中正选官法的评价不至于那么低。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彻底暴露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1]。’若将‘评品’的资格交给一人,焉知不会出现‘私我’、‘畏我’之事?”

刘昀引用了邹忌的名句,准备表达了自己心中的隐忧。

陈群自然也听懂了言外之意:“若加大监察力度……”

“指标而不治本。”

刘昀缓缓摇头。他和他们这一代朝臣在的时候那还好说,等他们不在了,权势交替,到时候,恐怕连天工阁的机密都无法掌握在皇帝手中,又何况是下方的选拔制度?

不过是又一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2]”的残局罢了。

见陈群欲言又止,刘昀示意他坐在自己的身边,从后方书架的暗格中取出一张卷轴。

“打开看看。”

陈群早先已在刘昀房中见过类似的纸质卷轴,知道它的打开方式。

当陈群动作轻缓地展开画卷,映入眼中的是一张详细而直观的官制结构图。

“这是——”陈群蓦然睁大眼,露出少有的惊异之色。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3]。”刘昀没有卖关子,直接念出这张卷轴的真实身份。

哪怕还未看完所有的介绍,只短暂的一瞥,便已在陈群心中激起了些许波澜,“陛下,这是从何处所得?”

“来自一位神秘高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森晚整理城

准确来说,是几个朝代的积淀。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份‘科举制简章’,表兄姑且一观。”

“科举?”陈群不解其意,只能通过字面意思猜测。

汉朝其实也有考试,所有经过察举制被举荐的人才,都要参加朝廷定下的策问。

但是,汉朝的考试基本只是走个形式,并不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除了察举制、征辟制以外,剩下的便是赀选(花钱买),任子(凭借亲属关系上位)这种走在灰色边缘,和本人才干无关的手段,俗称开后门。

可相对正规的察举制也好,走后门也罢,汉朝的这些择才方式都存在局限性——那些没有背景,没有门路,出生普通的人才,很难找到机会。

多年以来的相处,让陈群对刘昀的用人理念与脾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认真看完简章,指出其中的难点:“此法若要推行,不可操之过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