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云归故里是啥意思 > 第225章 王晓东的破局之路(第1页)

第225章 王晓东的破局之路(第1页)

老榕树村国际新能源交流中心的掌声尚未散尽,王晓东的卫星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加密号码让他眉头一皱,走到僻静处接通。电话那头,是国安局局长低沉的声音:“省长,‘熵之信徒’残余势力在暗网布悬赏,目标是您和参与‘灭世之光’技术转化的核心人员。”

王晓东握着电话的手指微微收紧,陶瓷小太阳挂件硌在胸口,带来一阵熟悉的触感。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知道了。加强对核心人员的安保,另外,别让这些事影响到技术转化的进度。”挂了电话,他抬头望向远处的“人造太阳”装置,阳光洒在金属外壳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像极了他此刻心中的信念——越是艰险,越要向前。

回到省委办公室,罗卫国书记早已等候在那里。桌上摊着一叠文件,最上面是国际能源联盟的最新声明,要求中国共享“灭世之光”转化技术,否则将对所有中国新能源企业实施全面技术封锁。“晓东,这是逼我们交出核心技术啊。”罗卫国揉着眉心,语气中满是焦虑。

王晓东拿起文件,快浏览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想要?可以。但得拿东西来换。让谈判团队准备一下,把我们的光伏扶贫技术、氢能农业应用方案摆到桌上,用技术换技术,公平交易。”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如鹰,“另外,让滇南矿区加快新型稀土材料的量产,这是我们谈判的底气。”

技术转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科研团队尝试将反物质技术应用到“人造太阳”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能量输出极不稳定,时而暴涨到正常值的十倍,时而骤降到零,随时可能引装置爆炸。

陈院士带着黑眼圈冲进王晓东的办公室,声音里带着疲惫和沮丧:“省长,不行,太危险了。反物质的能量太狂暴,我们现有的控制系统根本无法驾驭。”

王晓东放下手中的文件,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他想起刚到西南省时,这里的新能源产业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无数人的努力才让它有了今天的规模。“陈院士,还记得我们为什么要搞‘人造太阳’吗?”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陈院士,“不是为了跟风,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让老百姓用上便宜、清洁的能源。现在遇到点困难就退缩,对得起那些熬夜攻关的科研人员,对得起支持我们的老百姓吗?”

陈院士被问得一愣,随即羞愧地低下了头:“省长,我明白了。我们再试试,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王晓东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们。另外,让张铁匠他们也参与进来,上次拆解装置,他们不是现了不少特殊纹路吗?或许能从里面找到控制能量的灵感。”

张铁匠接到通知时,正在给孙子打造氢能玩具车。听说能帮上忙,立刻召集老匠人们赶到实验室。看着屏幕上狂暴的能量曲线,张铁匠突然一拍大腿:“这玩意儿跟俺们打铁时的火候一个道理!太旺了就撒点水,太弱了就加把柴。”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陈院士立刻组织团队,模仿打铁的火候控制原理,设计出一套新的能量调节系统。当系统启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屏幕上的能量曲线逐渐平稳,最终稳定在理想范围内。实验室里爆出雷鸣般的掌声,陈院士激动地抱住张铁匠:“老张,你真是我们的福星!”

就在技术难题攻克之际,国际上又起波澜。国际能源联盟见技术封锁无效,转而联合部分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议案,要求对“人造太阳”项目实施国际共管。西方媒体更是煽风点火,称“人造太阳”可能引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王晓东在联合国大会的视频会议上,面对各国代表,掷地有声:“‘人造太阳’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欢迎国际合作,但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共管和掠夺。中国愿意共享技术成果,但前提是平等、互利、尊重!”

他的言赢得了许多展中国家的支持,最终,国际共管的议案被否决。但王晓东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国际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没过多久,东南亚某国突然宣布,终止与中国的新能源合作项目,并将国内所有中国新能源企业驱逐出境。理由是“中国新能源技术存在安全隐患”。

王晓东接到消息时,正在老榕树村考察氢能农业示范基地。他放下手中的记录本,对陪同的村干部说:“看来,有些人还是不想看到我们展起来。但没关系,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别人封死的。”

他立刻召集省委班子开会,制定应对方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的退出就停滞不前。”王晓东在会上说道,“一方面,派工作组去东南亚,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力度,让新能源技术惠及更多老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王晓东的推动下,西南省率先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普及化,氢能公交、太阳能出租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村地区推广光伏农业、氢能养殖,农民的收入翻了好几番。老榕树村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新能源示范村,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张铁匠的铁匠铺变成了新能源农具研中心,他带着徒弟们研的氢能锄头、太阳能收割机,深受农民欢迎。阿婆则开了一家氢能美食店,用氢能灶做出来的特色小吃,成了游客必尝的美食。

看着这一切,王晓东心中充满了欣慰。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新能源的展永无止境。他又开始规划新的目标——将“人造太阳”的技术应用到太空探索中,为人类的星际旅行提供能源支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王晓东站在“人造太阳”装置前,接受了全球媒体的采访。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指了指身后的科研人员、工人、农民,笑着说:“秘诀就是他们,是千千万万为了梦想而努力的中国人。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坚毅的轮廓。胸前的陶瓷小太阳挂件,在阳光下闪闪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希望的故事。王晓东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但他有信心,有决心,带领着西南省,带领着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喜欢云的归途是故乡请大家收藏:dududu云的归途是故乡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