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他棒打鸳鸯,也不是他不心疼儿子,近日徐淮郁郁寡欢,他看在眼里。
但事有轻重缓急,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徐家一门的荣辱,不容有失。
与大理寺各级官员备受催促、忧心忡忡完全不同,京都的百姓们则是对此议论纷纷,各种猜测。
时下寻乐场所少,新鲜事也少,像三皇子遇刺这样的大事,是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谈资。
尤其听闻三皇子貌若仙人、风姿绰约、却身体虚弱,百姓们更是兴奋不已,传扬出了百八十部离奇版本。
然,没几天,各大酒楼评书都不让再议论遇刺一事。
吃瓜百姓们嘴里骂骂咧咧,转头就高高兴兴议论起三皇子与顾大小姐二三事。
其实此事刚一传扬开,就有书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还灵感大发,编了本风花雪月的话本。
不过那时关注的人少,他的话本无人问津。现下三皇子遇刺这件事的冲击过了,众人一回味,猛然发觉顾小姐与三皇子关系定然不一般。
不然怎么就夜黑风高时相逢呢?顾小姐怎么就舍身救人呢?
或者,就算之前无关,经此一事,也算天定缘分了。
该书生的话本瞬间被抢购一空,在这般飞来横财的诱惑下,书生们纷纷提笔挥毫落墨。
一时间,顾小姐与三皇子的谣言遍天,话本种类繁多,暗渡秋波有之,英雄救美有之,千里姻缘一线牵有之……
正经版有之,搞笑版有之,香艳版有之……
顾清羽在萃园听着阿青的讲述,乐不可支,笑到肚子疼。
念夏和阿青是她的贴身婢女,婶娘一早便把她二人唤回了京城。
刚开始念夏还焦急不已,但看小姐好似乐见其成,也无所谓了,反正小姐决定的总没有错。
翻着阿青带回的话本,顾清羽感叹这些书生着实想象力非凡。若把这些话本拼凑拼凑,也还真能还原七八。
“念夏,婶娘听到这些传言作何反应?”顾清羽一边翻阅话本,一边问道。
“夫人面上虽看着不高兴,但也没有发脾气,只是平常回了院里。”
果然,那日她随口一提,婶娘回去却定会仔细思虑这件事的可行性,并说给二叔听。
二叔若不动摇,盛璟也不会去报官。
由此看来,二叔和婶娘的路子多是打通了,现下就只余下盛璟了,也是最紧要的一步。
盛璟,盛景玉,他会作何反应呢?
罢了,过两日探探他的口风,再做安排。
顾清羽想到这件一直悬在心上的事,总算要有了结果,不由心情大好。
“念夏,走了,咱们去看看顾越剑练的怎样了。”
京城的传言着实凶悍,便是官家夫人们也有所耳闻,祝兰茹这几日出门总有人或直接,或暗戳戳的探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