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了。”
想到整个过程,墨苏还有些心有余悸——薛世瑜很低调,明面上看非常清白、干净,根本抓不出一点把柄,一度让墨苏怀疑自己的办事能力。
“她在读大学的时候在欧洲的一个小国交换过一年。但她的档案里几乎没有提过这件事,我觉得奇怪,就顺藤摸瓜查了下去。”
她们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投入产出比。
读书也是一样。
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最聪明的大脑和最先进的技术,她们想要自然可以花钱买来。
更重要的是搭建人脉和圈子,掌握第一手消息,确保最新的东西只在内部流通。
这是豪富们维持自身地位的方式。
所以薛世瑜去一个小国家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交换,还去了整整一年,已经很奇怪了。
在档案上对那一年更是只字不提,别说她取得了什么荣誉,就连选修了什么课程、期末成绩、论文之类的信息都查不到。
太不对劲了。
墨苏顺着这条线查了下去,果然现了问题。
她把调查报告递给姬木兰:“那一年她几乎没有和家里联系。她使用的信用卡是她妈时安的副卡,学费也是从时安的私人账户里划走的。”
所以,她几乎不联系的“家”,是薛家。
“被你猜中了,木兰。”墨苏的语气难掩钦佩,“薛世瑜不是对外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她根本不甘心做薛家的棋子。”
在得知薛世瑜和靳言领证后,木兰的第一反应不是要搞掉薛世瑜,而是争取她。
当时墨苏很不解,因为薛世瑜摆明了和靳言是一边的。
木兰却不这么想。
和虽然从小跟在姬木兰身边,却更多是充当计划的执行者的墨苏不同,木兰是认真研究过姬木兰留下的那些东西的。
看那些东西,和她以前为了做研究、写论文你的思路是一样的,不只要看,还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姬木兰那些东西的“本质”,就是姬木兰的内心。
在姬木兰看来,以纯粹的利益为连接,或通过爱情、婚姻、孩子建立的血亲关系,都是不牢固的。
前者会被更新、更强大的利益取代。
后者则更加复杂。
血亲看似牢固,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只有女人能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可父系社会是以父亲的血脉为家族的基准的。
因为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所以男性会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血脉。
但人不是动物,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婚姻的排它性,会导致男性无法“合法的”多留下“自己的血脉”。
要么就多次结婚,要么就不结婚。
但如果不结婚,就无法通过“婚姻”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多次结婚同样也不现实。
“既要”“又要”的结果就是,非婚生血脉的出现。
这样的结构最终会导致“血脉”混乱。
血脉一旦混乱,以血脉为基础建构的利益关系也会随之土崩瓦解。
这就是为什么汝城和姬家同时期存在的豪富世家越到后期越人心涣散,只留下一具空壳,最终被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