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心璇身边不乏其他的爱慕者,但是,蓝心璇最后选择了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陆袁修,实在是因为陆袁修对她太好了。
从小到大,蓝心璇在前面闯祸,陆袁修就负责在她后面帮她收拾烂摊子……偶尔有时候因为调皮狠了蓝老将军生气发怒的时候,陆袁修还得帮着蓝心璇顶锅。
因此,后来其他人对蓝心璇再好,也比不过陆袁修这份从年少时就开始的“温水煮青蛙”。
待到长大议亲的时候,蓝心璇已经满心满眼里都是陆袁修,根本容不得其他人。同样的,陆袁修也向家里表示喜欢蓝心璇,非蓝心璇不娶。
两情相悦,双方家里又知根知底,最后,他俩定亲、成亲简直是水到渠成,自然至极。
再然后,蓝心璇嫁给陆袁修以后一年,就生了陆凌瑶。
按理说有了女儿,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可陆凌瑶爹娘没有。陆凌瑶平时更多的是由丁嬷嬷带着,而陆袁修蓝心璇两人依然是蜜里调油、腻乎得狠,
看起来,蓝心璇是嫁对了。因为,即使成亲了生娃了,蓝心璇的日子依然像成亲前一样生活肆意,只是身边多了一个连体婴一般的陆袁修,为了避嫌,少了一些“兄弟”而已。
变化发生在陆袁修的舅舅宋城登基后。
宋城登基了,没多久,就给陆袁修封了侯,是新皇登基后首批封侯的对象。在封侯的同时,皇帝暗示陆袁修,蓝心璇作为一个侯夫人,再像之前一样抛头露面、肆意妄为,丢的是皇家的面子。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蓝心璇主动或被动呆在府里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不过,这个阶段,蓝心璇和陆袁修的感情也还是好的。每每陆袁修从外面回来,都会给蓝心璇带好玩的,带好吃的……否则蓝心璇也不是会为了谁就甘心窝在这后宅里。
日子一天天过,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
然后就发生了那件大事。
那天,蓝心璇正在侯府里边哄着陆凌瑶,边逗弄着陆袁修给她带回来的一只八哥,突然,有人冲了进来,冲进来的这个人,是蓝心璇以前的一个称兄道弟的“小弟”吕焯。
吕焯对蓝心璇一直有点爱慕的心思,蓝心璇自成亲以后,就已经与这个“小弟”自觉疏远。
吕焯冲进来后,看到蓝心璇还在哄孩子,一脸不可置信:“我就说不对劲,蓝家发生那样的事,按你的性子,早应该闹上朝堂或者到处奔走了才对,怎么会无声无息得好像蓝家没有你这个人一样……是不是那个姓陆的瞒着你了,他娘的,我就知道他焉儿坏,不是个好东西。”
直到吕焯的出现,蓝心璇才知道,蓝家出了大事,他们被人举报通敌叛国,而且还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人已经被关入天牢,不日就要问斩。
蓝心璇简直不敢相信,没了交际,一个后宅,就几乎让她成了“瞎子”、“聋子”。
蓝心璇当即就要跟着吕焯离开侯府,她要去找线索,她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她还没踏出门,就被侯府的护卫拦住了,他们说:“侯爷的意思,让夫人呆在家里,外面的事情自然有她,请夫人放心。”
蓝心璇自然不可能这样乖乖的,她将陆凌瑶递给丁嬷嬷,然后就跟护卫对打了起来。蓝心璇毕竟是蓝家老将军还有几个兄长手把手教导着长大的,加上又有个“小弟”吕焯在一旁帮忙,和这些护卫对打起来倒也不落下风。
不过,大概是从吕焯闯进侯府开始,就有人跑去汇报了陆袁修,很快,陆袁修就回到了府中。
陆袁修的出现,让蓝心璇停下了打斗。
蓝心璇冲过去,对着陆袁修拳打脚踢,问陆袁修,蓝家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问他为什么要瞒着她?
陆袁修当即安抚了蓝心璇,说没事的,还说之所以不告诉她,就是怕她冲动行事,最后把自己卷入了进去,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陆袁修又说,皇帝毕竟是自己的舅舅,他已经在劝舅舅再仔细审问,只要蓝老将军他们真的是清白的,一定没事的。
陆袁修最后还说,让蓝心璇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否则不仅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她心心念念的家人。
不得不说,陆袁修非常了解蓝心璇,被陆袁修这么一通劝告和安抚,蓝心璇总算冷静了下来。
接下来,蓝心璇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说她要去天牢里看一看自己的家人,陆袁修同意了。
这次的天牢之行,蓝心璇没有带丁嬷嬷,所以丁嬷嬷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蓝心璇从天牢里出来了以后,整个人心情都很低落,每天都念叨着,“都说让我保住自己,都说让我不要插手,可是,怎么可以呢?”“不行,一定是冤枉的,我能做什么呢?。”“对!我应该相信袁修,袁修一定不会看着爹爹死!”诸如此类的话。
陆袁修和蓝心璇的关系在这个阶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蓝心璇心绪波动大,好一点的时候,她会亲手下厨做羹汤哄陆袁修,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会和陆袁修吵架,毕竟,下令把蓝家人关起来的皇帝,是陆袁修的舅舅。蓝心璇觉得,宋家和蓝家是世交,陆袁修更是蓝家的半儿,陆袁修应该去和他舅舅求情,放过自己的家人。
陆袁修做的,是一遍一遍告诉蓝心璇,一定没事的。还说彻查清楚才是对蓝老将军他们真的好,否则,永远背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蓝家人活也活得不清白。
陆袁修的这些话,又一次成功的说服了蓝心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