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没惹事呀,先生。”
千间幕是真的很疑惑,虽然他一直在逗小猫玩,看起来根本一点疑惑的意思都没有。
夏目漱石抖了抖胡子。
的确,夏目漱石并不知道绫辻行人的异能力,千间幕截胡的太早了,目前基本没人知道。这段日子千间幕安分的不行,没有人比他更要安分了。
所以夏目漱石也确实不是为了这个事来的。
“你的书,还不发吗?”
这都一年多了,生产队的牛都不敢像你这么歇着。
“啊呀,这不是还没修改好嘛,我都听老师的话把它从爱情小说的范畴里面拿出去了,所以要修改一下。”
你不修改谁还敢看啊!
千间幕休息的这一年多,在推理企划之后,整个文坛又又又安静下来了,就像一潭死水。夏目漱石其实真的很热爱写作,不然他不能当政客的同时百忙之中写了那么多本书,还天天去咖啡馆听人评价。他不让千间幕写,是因为因为当时千间幕的频率太高,不能再继续绷紧了。
现在老首领都病了,也没啥事了,你倒是继续写啊!
而夏目漱石过来也不止是为了催更,他来是因为有一天江户川乱步忽然在武装侦探社说了这样的话:
“社长,我们需要很强力的战斗系成员吗?”
其实这是个公认的敏感话题,即为,武装侦探社拥有什么程度的武装才够恰当。
你让武装侦探社拥有黑手党的武装,那他是黑手党还是你是黑手党?
武装侦探社可以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但绝对不能拥有绝对的战斗力。他们的存在是调节平衡,指势力方面的调节,不是武力调节。
三刻构想是一种很新的东西,都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但三角形真的能那么简单就应用在一个城市上吗?
这个东西他其实最主要的一个作用是增加横滨的抗风险能力,如果有外界异能力者进来搞事,没了异能特务课还能有afia,没了afia还能有武侦。起码能保证横滨至少有一股势力能够守住横滨的底裤,别在异能力者方面被人给殖民了。
这样的构想的产生,主要来自异能大战时日本的憋屈心理和危机感。日本没有超越者,而英法的超越者从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诞生。在别的国家异能力者都开始组织训练应用国际对抗的时候,日本的异能力者还在内斗呢。
夏目漱石在异能力时代成长,结果一看,国家不重视,自己没实力,还在窝里斗。
这还怎么打?
先别想着有多好了,你先好好过日子别被偷家了。
既然没办法一家独大直接拥有对抗外来风险的能力,那他就搞出来一个三刻构想,把危机分散处理。
他自己其实也觉得不太行,他真的没别的办法。
三刻构想的诞生,说到底是因为异能特务课势弱隐蔽(高层不重视),港口afia太强但不靠谱还混黑精神不稳定(从小孩就开始暴力培养异能力者),再加上因为异能力这个东西不能宣扬的满大街都是(大家都明白,但就硬装),很多异能力与人的纠纷没办法处理,选来选去只能搞出一个武装侦探社。
慢慢完善下来,就变成了后来那个样子。三方互相制衡,谁都别打谁,闷声好好发展就完事了。
增加了稳定性,但消减了掌控力,也间接的导致了战斗力的分散,增加了异能力者提升战斗力的难度。
作为三角形的三个支点之一,武装侦探社这个名字概括性超强,它的意思就是,我给你事情的真相,你要是不听话?那我就商量(挥拳)让你听话。
对于一般客户,这个武装是真的武装,但对于其他两个势力,这个武装只能是个威胁。
武装侦探社不可能也不可以真的干过政府和afia,他只需要表示态度,但一旦他表示出这个态度,就是给出了关键的一票,任谁都得掂量掂量。
所以,因为以上种种复杂的因素和考量,武装侦探社的发展方向不在武力,而在于正确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武侦的人员构成只能主要为:核心侦探,辅助,续航,少量情报和武装。
不能再多,也没必要再多。战斗力一般的时候大家都尊重你,因为你干正事,不会突然踹人一脚,就算踹了也不疼。但战斗力高了,人家就该去怀疑你武侦是不是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再那么尊重,从未定的同伴变成了可能的敌人。
所以武装侦探社的潜规则就是不主动招收强力战力成员,这是一种洗白,也是一种自我的保护。
不是找不到,是不能找,至少不能主动找。
而后期中岛敦能加入武装侦探社,一是因为这个异能力者无法自控,而太宰治和福泽谕吉都是很合适的保险,对他有好处。二是三刻构想已经基本搭建起了框架,三方都还算和谐发展,正处于整体的战力提升时期,武侦可以稍微放开手脚。三是中岛敦本人涉及了很多势力,异能特务课不方便插手,而港口afia战力很充足不太需要此人。
最后的结果是大家一起默认了白虎加入武侦这件事,相当于白送给武侦的,没什么人给他们折腾大麻烦。虽然小麻烦也有,但那就是敲敲打打意思意思。
而武侦也确实缺人顺势成章接手了,代价是顺带连这个人之后带来的麻烦也一起照单全收。
例如你让中原中也去武侦,真的,他当天刚去福泽谕吉就要被约谈了,福泽谕吉自己不敢也不能要他。
而在这个档口,三刻构想八字没有一撇,黑手党乱成一团,侦探社真的合适拔尖儿的去招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