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在国子监开小卖部云盘 > 3040(第6页)

3040(第6页)

三人自然地绕过铺子外时与姚如意作别,孟博远与林维明打了声招呼也就走了,唯独程书钧慢了几步,同伴都已跑出十余步了,他竟又折返,回头跟姚如意说了几句话。

姚如意便冲他一笑。

林闻安隔了一整个院子,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只是依旧是姚如意在铺子里,程书钧在铺子外,依旧隔着那支着木板的大窗口。

也依旧是冬晴无雪,云影清淡的日子。

脚边忽而好似被拉扯,林闻安收回目光,低头一看,是那只学狗叫的小猫在咬他裤脚。

他把这吃得头圆身圆毛都炸开的小肥猫捞起来,搁在腿上,抚了两下它的背毛,低声道:“汪汪,你不要皮。”

因它总是跟着狗汪汪叫,撒尿时还翘腿尿在树下,热了会吐舌头,讨好人总像狗一般摇尾巴,如意便十分随意地给它取名叫汪汪了。

汪汪对林闻安告诫的回应便是翻过身来,前爪抱住他的手,后爪对着他的掌心狂蹬。

汪喵汪喵地叫。

翻过手来再次制住小猫,林闻安抬起眼时,窗口前已没有程书钧的身影了,如意正趴在柜台处记着几笔账,停下来思索时,还时不时拿笔杆戳戳额头、蹭蹭脑袋,再往下记。

窗边漏进午后的光,疏影横斜,正落在她眉眼处,也将她的脸颊照得绒毛毕现。平日里活泛明媚的人,此刻垂眸低头,神色专注,竟也很有些恬静素婉的味道。

忽然,滴答几声。

林闻安回过神来,鼻梁上很快淋了几滴雨水,姚如意也吃惊地直起身,望向巷子中被雨水一点点润湿的石板路,她赶忙将支在外面的木板和货物收回来,又极果断地蹦着回来寻他:

“这天真是怪了,天上没几片云竟也能下雨,二叔,你发什么呆呢?走,快进屋躲雨去!阿爷!你也别玩狗了!快回屋,下雨啦!”

***

“嘀嗒,滴答。”

雨珠滑落伞面,在地上砸出几朵水花。

油纸伞骨下露出一双半旧芒鞋,以及裹在青布绑腿里那粗胖的脚踝。

无畔依旧穿着那身浆洗得十分挺括的灰布僧袍,他懒散地将油纸伞斜架在肩头,用手肘把着,腾出手来吃手上热乎乎的素菜馅烧饼,边吃个不停,边快步走过湿漉漉的州桥街市。

拐进国子监后头夹巷时,他正好把最后一口饼咽下肚去。

拍掉手上饼屑,抹了把吃得油光光的腮帮,再打了个又响又长的饱嗝,无畔径直往巷尾深处的姚家走去。

距上次跟女菩萨要账已过了一月有余,他这个月又跟师父主动请缨来催账了。

无畔鬼精鬼精的,其他户人家的账瞧着都不如姚家的好要,几个师兄还有吃闭门羹的,轮到收姚家的账,他当然要抢着来了!

姚家清贫,只有孤寡爷孙二人,但却还是会按时还账,比那些有钱不还的可好多了!

哎……真是麻绳偏挑细处短,厄运专找苦命人!无畔心生怜悯,决心这回他要账时敲门一定小声些!

脚下水花四溅,他赶过去。

到了姚家跟前,他微微抬起伞,仰着头,望着檐下簇新的灯笼,粉刷一新的窗口墙面,还有另一边墙上还贴了一大张的食单,竟有些呆住了。

这……这是姚家吗?

他甚至还重新看了眼门牌。

而正好,此时姚如意也掀起厚实门帘出来,想把院门关上,她一眼看到无畔,无畔也看到了脸和身子都起码圆了一圈的姚如意。

起初那个犹带病容的瘦鸡崽子似的小姑娘,竟已变得丰润康健、容光焕发。

他还被院里浓浓的酱骨香扑了一脸。

“这不是无畔小师父吗?好久不见,原先我还想亲至兴国寺给你送这月的利钱的,谁知不慎…呃…不慎摔伤了脚。这又劳你上门了,快请进快请进!小师父?吃了吗?要不要一并吃点?家里刚煮了什锦杂蔬汤呢,没放荤油,天气冷,要不要来一碗?”

无畔受宠若惊,竟被姚家小娘子热情洋溢地迎了进去,他一点儿也没想到,怎么来催账的也能这么受待见啊?

太难得了!以后他还来!

就在他胖胖的身影进了姚家铺子不久,尤嫂子也满面愁容地从家里出来了。

她平日里是好整理打扮的人,不论出不出门都会把自己拾掇得发髻齐整,穿了不同的衣裳还搭配不同的钗环,但今儿她出来时却没打理,几缕鬓发凌乱地垂落在耳边。

她撑着伞,步履沉重,也往姚家来了。

第33章大辣片所做皆顺、所求皆得、无病延年……

在今日到姚家前,无畔一心以为这世上最好吃的东西,是兴国寺烧菜大师傅包的豆腐银索馒头。

他最爱吃了!

大师傅拌馒头馅,是用菜油煎过的豆腐丁裹泡得柔韧透亮的粉条,拿酱油、花椒水、盐、芝麻油一块儿拌,再把切得细碎的嫩豆苗往热油里煸炒得喷香,再一块儿倒进去,还没包呢,便满禅院都是暖烘烘、热腾腾的香气了。

馒头皮也一定要揉透,大师傅会把剂子转着圈儿碾成中间厚四边薄的皮,捻褶子也见功夫,拇指压着馅儿不动,食指像撩水波似的一推一捻,馒头褶子便会如荷瓣般次第收拢,包出来圆鼓鼓、胖墩墩一个;上蒸屉一蒸,面皮鼓胀起来还透油。

趁热吃最好吃,但咬开时须得小心,滚烫的油汁会顺着指缝往下淌。豆腐浸透了酱香,粉条滑溜溜又带着柔劲。面皮吸足了油气,嚼起来咸津津的,混着嫩豆苗的清香,哎呦,真是怎么吃都香。

法峻师兄总说大师傅包得不如金梁桥沈记酒家做得好,说大师傅爱搁菜油,吃两个腻得慌,但无畔打心眼里觉着,就是要有油水才好吃呢!

以往,他光想着想着都流口水。

但今儿来了姚家后,他忽而又没那么馋豆腐银索馒头了。

无畔在寺里长大,从小就是,他也不知道什么爹娘,师父就是他爹娘,师兄们全是他兄长,许多年长的女菩萨来寺庙里,听说他的身世,总会揉他的光脑袋,称:“可怜的孩子”。

但无畔自觉活得还挺舒坦的。

寺里每月都有万姓交易,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他从小就见,小时他还很羡慕能去前头帮衬的师兄们,不用念经不用扫地还能偷吃些好吃的。但后来轮着他去山门处帮忙后,见多了尝过了也就不稀罕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