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还珠格格尔泰大战老佛爷 > 第7章 侠风余韵传后世(第1页)

第7章 侠风余韵传后世(第1页)

柳念侠将父母合葬后,并未沉溺于悲伤。她继承了柳家武馆,还在馆内辟出一间“义薄云天阁”,陈列着父母当年的兵器、救人事迹的记载,以及受他们恩惠之人送来的谢礼。阁中最显眼处,挂着一幅由宫廷画师所绘的画像——柳青金锁并肩而立,一个手持长刀目光如炬,一个握着短刃笑意盈盈。

武馆的学徒们每日清晨都要在阁中诵读侠义之道,念侠常说:“我爹娘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侠,不是武功多高强,而是心中有正义,敢为弱者出头。”渐渐地,柳家武馆不仅是学武之地,更成了京城百姓心中“侠义”的象征,无论是哪家孩子受了欺负,或是哪户人家遭遇不公,都会有人提议:“走,找柳家武馆评评理去!”

一日,一位老者颤颤巍巍来到武馆,见到念侠后老泪纵横。原来他曾是当年被漕帮欺压的百姓之一,柳青金锁为他们讨回公道后,他才得以安居乐业。如今他的孙子想要习武,特意带他来拜入柳家武馆门下。念侠扶起老者,郑重地收下了这个徒弟,将祖父当年教她的第一式,手把手地教给了少年。

随着时间推移,念侠的声名也渐渐远扬。她受邀参加各地的侠义大会,在会上讲述父母的故事,激励了无数江湖儿女。她还效仿父母,带着武馆弟子四处行侠仗义,解救被拐卖的孩童,护送受威胁的商户。有一次,他们在河北境内救下了一支被山贼围困的商队,商队领为表感激,要送她千两白银,念侠婉拒道:“钱财乃身外之物,若真想谢我,就多做些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念侠的影响下,柳家武馆的弟子们遍布大江南北,他们有的成了官府捕快,有的在民间行侠,都以“守护正义”为己任。而在京城,每逢柳青金锁的忌日,总会有百姓自来到武馆,献上鲜花,讲述他们记忆中这对侠侣的故事。

多年后,念侠也到了垂暮之年。她将武馆交给了最得意的弟子,自己则搬到西湖边父母的旧宅中居住。每日坐在父母常坐的老柳树下,望着湖面出神。一个春日的午后,她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便让孙辈们将她最爱的那套练功服和父母的佩刀放在身边,在回忆中安详离世。

柳念侠去世后,百姓们将她与父母合葬,在墓前立起一座石碑,上面刻满了柳家三代人行侠仗义的事迹。岁月流转,西湖的水依旧悠悠流淌,柳家的故事却越传越广。孩子们听着柳家侠侣的传说长大,心中种下侠义的种子;江湖中,“柳家”二字成了正义与勇气的代名词。

每当有人路过那座石碑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凝视着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阳光洒在石碑上,反射出淡淡的光芒,让人不禁想起那个遥远的年代。

在夕阳的余晖中,柳青和金锁并肩而行,他们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尽头。柳青的步伐稳健而有力,金锁则轻盈地跟在他身旁,两人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既不过于亲密,也不显得疏远。

柳念侠在他们身后欢快地奔跑着,他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清脆,回荡在空气中。他的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那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笑容。

这一幕场景如此生动,以至于路过的人们仿佛能够看到他们的呼吸,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柳青和金锁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高大,他们的友谊和默契如同这片夕阳一样,温暖而持久。

这座石碑见证了他们的故事,也见证了那段充满热血与温情的岁月。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默默地诉说着那些曾经生过的故事,让人们永远铭记在心。

喜欢还珠格格和尔泰请大家收藏:dududu还珠格格和尔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