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还珠格格和尔泰谁厉害 > 轮回照见往昔影(第1页)

轮回照见往昔影(第1页)

百年后的春日,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宫廷女性书画特展》上,一幅未署名的《双蝶戏梅图》引得众人驻足。画面中两只彩蝶翩跹于红梅枝头,笔触细腻婉约,右下角却题着一句狂放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两种风格的碰撞,竟生出奇妙的和谐。

"这幅画很特别。"年轻的讲解员小林指着画作,"经专家考证,它可能出自乾隆年间的明珠格格或还珠格格之手。"人群中,戴着蝴蝶夹的姑娘微微一怔,她望着画中栩栩如生的蝶影,突然泛起一阵恍惚——那抹梅红,竟与自己昨夜梦境中的颜色分毫不差。

当晚,姑娘做了个绵长的梦。梦里她身着淡粉襦裙,在江南烟雨里与红衣少女追逐纸鸢,远处吹笛的少年眉目清朗。醒来时,枕边竟真的躺着半朵干枯的芍药,而手机推送的新闻显示:大理出土清代古墓,墓中现刻有"知画"二字的玉镯,以及一封写给"小燕子姐姐"的信。

与此同时,正在整理家族旧物的青年阿砚,从祖传的檀木匣里翻出泛黄的《双蝶戏梅图》临摹本。当他将手机里的新闻照片与临摹本对比时,惊觉两幅画的梅枝走向、蝴蝶振翅的角度,竟如同出自同一人之手。更诡异的是,匣底藏着的珊瑚手串,与新闻中古墓出土的配饰残件完美契合。

大理蝴蝶泉边,新落成的"还珠文化馆"内,镇馆之宝正是那对刻着"永燕"的银镯。络绎不绝的游客中,总有些特别的身影:戴着珍珠簪的老者会在画像前久久伫立,年轻情侣指着复原的漱芳斋模型相视而笑,背着画架的姑娘则对着一幅无名仕女图热泪盈眶。

某个暴雨夜,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在清理库房时,意外现一卷未开封的绢布。展开的刹那,满室生辉——那是幅长卷《宫苑春深图》,画中身着旗装的女子们或抚琴,或弈棋,而画面尽头,两位少女并肩坐在宫墙上,望着漫天烟火。修复师颤抖着翻开卷轴背面,赫然是朱砂写的两行小字:"愿来世生在寻常巷陌,与君共看人间烟火。"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照亮了修复室墙上的现代日历。此刻,千里之外的大理,一场关于"还珠传说"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正激烈争论着史料的真伪。而台下,相视而笑的两位女士——一位研究清代服饰,一位专攻民间传说,谁也没注意到,她们的手机壳背面,分别贴着红梅与蝴蝶的贴纸。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有些故事,永远在时光的褶皱里,以不同的姿态重生。或许在某个平行时空,漱芳斋的烛火依旧明亮,三位少女的笑声,还在宫墙内外伴着年年盛开的红梅与纷飞的蝴蝶,诉说着永不落幕的传奇。

就在众人为“还珠传说”争论不休时,一道奇异的光芒突然笼罩了整个研讨会现场。光芒消散后,专家们惊奇地现,自己竟置身于一处古色古香的庭院中。周围的建筑、服饰、语言,皆似回到了乾隆年间。

这时,一位身着古装的少女欢快地跑来,她正是小燕子。小燕子热情地拉着众人,带他们走进漱芳斋。在这里,大家见到了紫薇、金锁,还有五阿哥、尔康等熟悉的面孔。他们的生活鲜活而真实,那些曾经在传说里的故事正一幕幕上演。

专家们起初震惊不已,但很快便被这奇妙的经历所吸引。他们与众人一同欢笑、嬉戏,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温度。而当夜幕降临,又一道光芒闪过,专家们再次回到了现代。他们相视一笑,决定将这段不可思议的经历融入研究,让“还珠传说”以更鲜活的姿态,在时光中继续流传。

喜欢还珠格格和尔泰请大家收藏:dududu还珠格格和尔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