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日暮”明确时间是傍晚,“巾柴车”描绘诗人驾着简陋的柴车踏上归途。“巾”在这里有驾驶、驾驭之意,给人一种悠然从容之感。“路暗光已夕”进一步渲染傍晚的氛围,随着行程,道路上的光线越来越暗,夜幕已然降临。此句通过对时间推移和光线变化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静谧的氛围,衬托出诗人结束劳作后,在归途中内心的平和与舒缓。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解析:“归人”指诗人自己,“望烟火”体现出诗人在归途中远远望见家中升起的袅袅炊烟,炊烟代表着家的方向和温暖,反映出诗人对家的眷恋和期盼。“稚子候檐隙”画面感十足,年幼的孩子在屋檐的缝隙间张望着等待父亲归来,“候”字将孩子盼望父亲回家的急切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浓厚的天伦之乐,使整诗充满温馨的家庭氛围。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解析:这两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问君亦何为”仿佛是有人向诗人问,询问他为何如此忙碌地劳作。“百年会有役”则是诗人的回答,意思是人生在世的百年时光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务、劳作需要承担。此句体现出诗人对人生责任的深刻理解,认识到劳作是生活的必然部分,表达出一种坦然面对生活责任的态度,从对田园生活具体场景的描绘,上升到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解析:“但愿”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祈愿,希望“桑麻成”,即桑树和麻能够顺利生长成熟,这两种作物与古代的纺织业密切相关。“蚕月得纺绩”进一步说明在养蚕的月份能够顺利进行纺织工作。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中农事生产的关注与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体现了田园生活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质朴追求,也是诗人对宁静、安稳生活的向往。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解析:“素心正如此”表明诗人一直以来的本心、初衷就是像前面所描述的那样,追求田园的宁静、享受劳作的乐趣、珍视家庭生活以及期望农事顺利。“素心”体现诗人纯净、淡泊,不追求功名利禄的内心世界。“开径望三益”中,“开径”有开辟道路之意,“望三益”表示期望结交到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有益朋友(“三益”出自《论语》,指三种有益的朋友)。此句体现诗人在满足物质生活追求的同时,对精神层面交流与共鸣的渴望,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田园生活的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诗歌的思想深度。
……
句译: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在东边的高地上播种禾苗,如今禾苗生长繁茂,布满了田间的条条小路。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虽然扛着锄头劳作感到十分疲倦,但姑且喝上几杯浊酒,让自己获得些满足。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傍晚时分,我驾着简陋的柴车缓缓而归,道路上光线越来越暗,夜幕已经降临。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归来的我遥望着家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年幼的孩子在屋檐的缝隙间张望着等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有人问我为何如此忙碌操劳,人生在世的这一辈子,总会有各种事务要去做。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只希望桑麻能够茁壮成长、获得丰收,到了养蚕的时节,可以顺利进行纺织工作。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我向来的心愿就是如此,开辟一条小路,期望能结交到正直、诚信、博学的好友。
……
全译:
在东边的田地上播下种苗,如今幼苗已长满条条田间小路。
尽管扛锄劳作让我疲惫不堪,好在能借几杯浊酒聊以自乐。
暮色降临时我驾着柴车回家,路途渐暗,夜色已然笼罩四野。
归家之人遥望着家中的炊烟,年幼的孩子在屋檐下盼我归来。
若有人问我为何这般忙碌,人生在世本就有各种事务缠身。
只盼着桑麻能够茁壮成长,养蚕时节能顺利纺织布帛。
我素来的心愿便是如此,愿辟条小路迎来志同道合的友人。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