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解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绘出五柳先生居住环境的简陋,房屋四壁空空,无法遮挡风雨和烈日。“短褐穿结”形容他穿着粗布短衣,且衣服上打满补丁,“箪瓢屡空”表明他饮食简单,盛饭的箪和饮水的瓢常常是空的,这些都表明他生活极度贫困。然而,“晏如也”却转折说明他面对贫困的生活,依然安然自得,毫无怨尤之色,深刻体现出他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不为物质匮乏所动摇,坚守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解析:“常着文章自娱”表明五柳先生通过写作来自我娱乐,将写作作为一种抒情感、表达思想的方式。“颇示己志”强调他在文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志向,借文字传达内心的追求与想法。“忘怀得失”则体现他脱的心境,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不被世俗的成败荣辱所困扰。“以此自终”说明他将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度过一生,坚守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信念,不为外界所改变。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解析:“赞曰”类似于史书中的评论部分,作者借黔娄之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来高度评价五柳先生。意思是不因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追求富贵,这与前文所描述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形象相呼应。“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以反问的形式,进一步肯定五柳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强调他具有这种高尚的品质,使五柳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解析:“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描绘五柳先生一边饮酒,一边作诗,以此来使自己的志向得到快乐和满足,再次强调他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为乐。“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作者将五柳先生比作传说中上古时代无怀氏、葛天氏时期的百姓,暗示五柳先生生活淳朴自然,如同生活在理想中的远古社会,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淡泊名利,借此表达对五柳先生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推崇,也为文章增添了一种古朴、悠远的韵味,引读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
……
句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用(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一点也不留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
全译: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一点也不吝惜地离去。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吧?大概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吧?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