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播放万首诗 > 第21章 曹植白马篇(第1页)

第21章 曹植白马篇(第1页)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赏析: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的代表诗作,以其激昂的情感、鲜明的形象和高的艺术技巧,展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与理想追求。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英勇无畏的少年游侠形象。开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以白马疾驰之景引出骑者,仅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主人公意气风的形象。“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通过对其武器和精湛箭术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他高的武艺,其敏捷与勇猛“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如在眼前。当“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他“厉马登高堤”,奔赴战场,“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尽显英勇豪迈。而“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又进一步刻画了他为了国家,不顾个人生死与家庭的无私精神,使这一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成为了为国捐躯的英雄典范。

、情感表达激昂壮烈

诗歌情感基调高昂,洋溢着一股壮烈的英雄气概。从对少年英雄武艺与征战的描述中,能感受到诗人对其英勇行为的赞美与歌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更是直接抒了主人公为国家慷慨赴死的决心,这种情感炽热而强烈,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自身渴望像这位少年一样,投身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使整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读来令人振奋。

、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开篇以白马起兴,引出少年游侠,接着描述他的出身、武艺,为下文奔赴战场做铺垫。中间部分叙述战争的紧急和少年的英勇作战,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结尾则通过对少年内心世界的揭示,升华主题,展现其崇高的精神境界。从形象塑造到事迹叙述,再到精神升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诗歌的主题逐步深化,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语言锤炼精准有力

曹植在语言运用上极为精妙,用词精准且富有表现力。“连翩”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白马轻快奔跑的姿态;“控弦”“破”“摧”“接”“散”等一系列动词,将少年射箭的动作刻画得精准而有力,突出其箭术高;“弃身”“不顾”“捐躯”“视死忽如归”等词汇,简洁而有力地表现出少年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些精炼的语言不仅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与力量。

《白马篇》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激昂的情感、紧凑的结构和精准的语言,成为建安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曹植卓越的诗歌才华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

解析: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解析:“饰”意为装饰,“金羁”指金色的马笼头,给人华丽之感,暗示骑马者身份不凡。“连翩”描绘白马轻快、连续不断奔跑的样子,展现出灵动矫健的姿态。“西北驰”点明马奔跑的方向,为后文暗示奔赴西北边疆作战埋下伏笔。开篇短短两句,以一匹装饰华丽、疾驰向西北的白马,营造出紧张且富有动感的氛围,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出下文的主人公。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解析:“借问”即请问,通过设问的方式引读者的好奇。“幽并”指幽州和并州,在当时是出勇猛之士的地方。“游侠儿”点明骑马者的身份,是来自幽并地区的重义轻生、勇于救人急难的少年。此句通过问答,明确了主人公的出身背景,让读者对这位少年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其后续英勇行为的展现做铺垫。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解析:“少小”强调少年从小就离开家乡,体现其早年便踏上别样的人生旅程。“去”即离开,“乡邑”指家乡。“扬声”表示扬名,“沙漠垂”指沙漠边缘,也就是西北边疆地区。说明这位少年自小离开家乡,在遥远的西北边疆地区凭借自身的作为而声名远扬,突出了他年纪轻轻就已在边疆立下功绩,展现出其不凡的经历和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