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一百首诗词 > 第26章 曹丕杂诗二首其一(第1页)

第26章 曹丕杂诗二首其一(第1页)

杂诗二?其一

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

赏析:

《杂诗其一》是曹丕诗歌中的佳作,以细腻笔触和真挚情感,生动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借景抒情,营造氛围

秋夜之景渲染愁绪:诗开篇“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描绘出秋夜漫长无尽、北风呼啸寒凉的景象。“漫漫”突出秋夜的漫长难捱,“烈烈”则强调北风的凛冽,这种对秋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愁苦的基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的愁绪油然而生,为下文抒情感做了有力铺垫。

自然意象强化孤独:“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诗人通过俯仰之间的视角转换,描绘了清水波、明月光、银河西流、星斗纵横等夜空之景,又以草丛中悲鸣的草虫和独自南飞的孤雁为点缀。这些自然意象共同构建出一幅清冷、寂静且充满孤独感的画面。草虫的悲鸣、孤雁的独翔,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具象化,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氛围。

、细节描写,刻画心境

辗转难眠与起身彷徨:“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这几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诗人的心境。诗人因心中烦闷,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无奈之下披衣起身,在屋中徘徊。“彷徨忽已久”表明诗人不知不觉已徘徊许久,而“白露沾我裳”这一细节,从侧面反映出时间的流逝,暗示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深,以至于沉浸其中,浑然不觉露水已打湿衣裳。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煎熬与痛苦。

动作与情感的交融:“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诗人面对秋风,出长长的叹息,仿佛肝肠寸断。“长叹息”这一动作,将诗人内心积聚的痛苦、无奈与悲伤宣泄而出,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他的情感。这种动作与情感的紧密交融,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直抒胸臆,情感真挚

思乡之情的倾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诗人毫不隐晦地直接抒内心的情感,坦言自己心中充满了悲伤的思绪,而这一切皆源于对故乡那绵绵不绝的思念。“郁郁”和“绵绵”两个词,生动地表现出悲伤与思念的深沉和悠长,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无奈与痛苦的表达:“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诗人表达了想要飞回故乡,却苦于没有翅膀,想要渡河返乡,却又没有桥梁的无奈。这两句诗将诗人渴望回归故乡却无法实现的无奈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诗歌以秋夜之景开篇,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氛围,引诗人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自身的动作细节,如辗转、彷徨等,展现内心的烦忧。随后,借自然意象强化孤独、悲伤的情感。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以及无法归乡的无奈与痛苦。整诗从景到情,层层递进,结构清晰,情感表达逐步深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脉络与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曹丕的《杂诗其一》以其借景抒情的手法、细腻的细节描写、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清晰的结构,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解析: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解析:“漫漫”形容秋夜漫长无际,给人一种时间难捱的感觉,强调了夜的漫长。“烈烈”则形象地描绘出北风的强劲与凛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寒冷。这两句诗开篇便勾勒出一幅秋夜寒冷且漫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烦闷与愁绪。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解析:“展转”即辗转反侧,表明诗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不能寐”直接点明无法入睡的状态,体现出诗人内心思绪万千,被某种情绪所困扰。“披衣起彷徨”,诗人无奈之下披上衣服,起身在屋内徘徊。“彷徨”一词描绘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不知如何排解心中的烦闷,只能通过徘徊来舒缓情绪,此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煎熬。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解析:“彷徨忽已久”,不知不觉间,诗人已经徘徊了很长时间,“忽”字强调了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表现出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推移。“白露沾我裳”,表明诗人徘徊时间之久,以至于清晨的露水已经打湿了他的衣裳。这一细节不仅从侧面反映出时间的变化,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深,让他长时间沉浸在这种状态中,无暇顾及外界的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解析:诗人停下徘徊的脚步,先是“俯视”,看到清澈的水波。“清水波”可能是庭院中的水池,也可能是附近的溪流,水波的平静与流动,或许会引诗人内心的思绪波动。然后“仰看”,望向天空中明亮的月光。月光在古诗中常象征着思念、孤独等情感。这一俯一仰的动作,描绘出诗人通过观察外界的自然景象来排解内心的烦闷,但从下文来看,外界的景象反而进一步触动了他的愁绪。

天汉回西流,正纵横

解析:“天汉”指银河,“回西流”表明银河已经向西流转,暗示时间的推移,夜已渐深。“”指代星星,这里描绘出夜空中星星纵横交错的景象。诗人仰望星空,看到银河与星星的位置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渲染出一种寂静、空旷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在这漫长秋夜中的孤独感。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