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万一的诗 > 第97章 陶渊明饮酒其十(第2页)

第97章 陶渊明饮酒其十(第2页)

-解析:此句描述颜回常常生活贫困,家徒四壁,而且寿命不长;荣启期同样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直至年老。展现出这两位坚守高尚品德之人在物质生活上的困苦,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引读者对坚守与生活境遇之间关系的思考,也为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做铺垫。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解析:诗人指出,尽管颜回和荣启期在身后留下了美好的名声,但他们的一生在物质层面却是困苦不堪的,“枯槁”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生活的艰难状态。此句通过对他们人生的总结,引对身后名与当下生活实际状况的思考,为下文表达对当下生活的重视做铺垫。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解析:诗人进一步思考生死与人生价值的关系,认为人死去之后对身后之事一无所知,那么当下生活过得称心如意才是最为重要的。这体现出诗人更注重当下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受,强调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单纯为了追求身后的虚名而忽视当下,深化了诗歌对人生价值的探讨。

o“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解析:诗人将人的生命比作如过客般养护着珍贵的身躯,然而到生命终结之时,一切物质上的宝贵东西都将消逝。此句表达出对生命短暂和物质虚幻的认识,揭示出人们对物质的执着追求在生命面前的虚无性,为下一句表达脱世俗观念做铺垫。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解析:以“裸葬”这一极端事例进一步阐述观点,表明不应过分在意物质和外在形式。“人当解意表”呼吁人们要理解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不要被世俗的观念和外在的形式所束缚,要脱出来关注生命的本质,体现诗人对世俗观念的脱和对生命本真的追求。

……

句译: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从前我曾经到远方游历,一直走到了东海之滨。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路途遥远又漫长,途中还被风浪阻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这次出行是谁让我这样的呢?似乎是饥饿驱使我。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竭尽全力去谋求一顿饱饭,其实只需少许努力就能满足。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我担心这样并非获取美名的办法,于是停下旅程归隐闲居。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颜回被称为有仁德之人,荣启期被赞为有道之士。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颜回常常贫困,寿命不长,荣启期长期挨饿直至终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他们虽然留下了身后的美名,但一生也过得困苦憔悴。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人死去后又知道什么呢,当下过得称心如意才是好的。

o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人如同过客养护着珍贵身躯,到生命终结时一切皆消散。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死后裸葬又有什么不好,人们应当理解这背后的深意。

……

全译:

往昔我曾踏上漫漫远游路,一直走到那遥远的东海之角。

道路啊,是如此遥远又漫长,途中更有风波将我行程阻挡。

此番出行究竟是受谁驱使?似乎是饥饿在把我步步紧逼。

为求一饱我曾拼尽全力奔波,其实所需不多稍努力便足够。

我忧虑这并非求名的好途径,于是停下脚步回归闲适隐居。

颜回以仁德被众人所称道,荣启期亦被赞为有道之人。

颜回常贫困且寿命并不长久,荣启期也长期挨饿直至终老。

他们虽身后留下美好的声名,可一生却过得那般困苦艰辛。

死去之后又哪能知晓身后事,称心如意地活着才最为重要。

人就像过客般养护千金之躯,到生命尽头一切珍宝皆消散。

何必厌恶那裸葬的归宿方式,人们应当领悟这背后的真意。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