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万一的诗 > 第95章 陶渊明饮酒其八(第2页)

第95章 陶渊明饮酒其八(第2页)

-解析:“凝霜”描绘了寒冷的霜降临的情景,寒霜在传统文化意象中,常常代表着艰难困苦、恶劣的环境或者人生中的挫折磨难。“殄异类”表明在霜寒的侵袭下,除青松之外的其他草木(“异类”指代除青松外的植物)都遭受了灭顶之灾,纷纷凋零、消逝。然而,“卓然见高枝”,青松却在这一片肃杀中,高高地挺立着,它的高枝格外醒目。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青松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中青松特性的描写,更是诗人以青松自比,象征自己在面对人生的困境与挫折时,能够坚守自我,不向恶劣环境低头,始终保持高尚的品格和傲然的姿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解析:此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青松给人的感受。“连林人不觉”,如果青松生长在一片连绵的松林之中,人们可能不会特别察觉到某一棵青松的独特之处,因为它与周围众多相似的松树融为一体,其个体特征被群体所淹没。而“独树众乃奇”,当青松独自生长时,它的与众不同就会凸显出来,众人会对它的奇特和不凡感到惊奇。这里通过对比青松在群体和独立两种状态下给人的不同观感,传达出个体独特价值的彰显往往与所处环境相关的道理。对于诗人而言,这暗示了他选择的归隐之路,如同这棵独树的青松,在远离世俗群体的田园中,其独特的人生追求和高尚品格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独特价值的肯定和坚守。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解析:“提壶”描绘出诗人手持酒壶的形象,酒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常常是寄托情感、增添情趣的媒介,这一动作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抚寒柯”,诗人轻轻抚摸着青松那经历寒冬的枝干,“寒柯”既体现了青松所经历的恶劣环境,又暗示了其坚韧的生命力。诗人抚摸寒柯这一动作,饱含着对青松深深的喜爱、敬意与怜惜,仿佛在与青松进行一种无声的交流,从青松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远望时复为”,诗人不时地向远处眺望,他所望的或许是田园的自然风光,或许是更广阔的天地。这一行为不仅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与融入,还暗示了诗人在与青松相伴的过程中,思绪的延伸与对人生、宇宙的思索。整个句子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且富有诗意与哲思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与自然亲密接触,追求精神富足的状态。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解析:“吾生梦幻间”,诗人出感慨,认为自己的人生仿佛处于梦幻之中。这种对人生如梦的认知,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感悟,在他看来,人生中的诸多追求、功名利禄等都如同梦幻泡影般虚幻不实。基于这样的认识,诗人进而反问“何事绁尘羁”,“绁”有束缚之意,“尘羁”指代尘世的羁绊,如世俗的功名利禄、繁琐的礼教规范等。诗人质疑为何要让自己被这些尘世的事物所束缚呢?此句点明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脱尘世、追求自由和本真生活的强烈渴望。前面对于青松的描写与赞美,其实都是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外在映射,他希望像青松一样,摆脱尘世的纷扰,坚守自我,在精神上获得真正的自由,在简单纯粹的田园生活中找到生命的真谛。

……

句译: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东园里长着棵青松,众多杂草把它的身姿掩没。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严霜降临,其他花草纷纷凋零,青松却高高挺立,突出的枝桠格外显眼。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如果青松长在松林里,人们不会觉得它特别;可它独自生长,众人就惊叹它的非凡。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我提着酒壶,轻抚着青松那历经寒冬的枝干,还不时地向远处眺望。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人生在世犹如身处梦幻之中,为何还要被尘世的琐事羁绊住呢?

……

全译:

东园之中,青松静立,萋萋众草,暂掩其仪。

寒霜凝结,百草消逝,唯松卓立,高枝傲世。

松生连林,人未觉异,独立于世,众皆称奇。

提壶而至,轻抚寒枝,极目远眺,悠然神驰。

人生如梦,恍若虚幻,何必困于,尘世羁绊。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