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万一的诗 > 第54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八(第1页)

第54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八(第1页)

赠秀才入军·其十八

嵇康

有舟浮覆,绋纚是维。

栝檝松棹,有若龙微。

仰唼芳芝,俯漱清流。

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

赏析:

嵇康的《赠秀才入军·其十八》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画卷,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传达出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脱。

一、意象营造:构建诗意生活图景

舟船意象的象征:开篇“有舟浮覆,绋纚是维”,舟船在水面或浮或沉,这一动态描绘不仅呈现出生活的无常与变化,更暗示着人生旅程的起伏不定。而用绳索系住船,使其稳定,象征着人们在变幻的生活中寻求一种掌控感与安全感,试图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依托。舟船意象在古代文学中常与漂泊、探索相关联,此处则成为诗人在生活之海上寻求安稳与方向的象征,为整诗奠定了对生活既有顺应又有把握的基调。

船桨与龙的联想:“栝檝松棹,有若龙微”,将用栝木、松木制成的船桨比作龙在水中微微游动的姿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船桨划动时的轻盈与灵动。龙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神秘、强大与自由,这里以龙微喻船桨,赋予了船行水上以凡脱俗的气质,暗示诗人在看似平凡的水上生活中,体验到一种如神龙般自在逍遥的心境,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悠然自得的氛围。

二、行为描写:展现自然和谐之乐

与自然的亲密互动:“仰唼芳芝,俯漱清流”,诗人描绘了抬头吞食芳香水草、低头饮用清澈流水的画面,通过这两个简单而生动的动作,展现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种对自然的直接取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信赖与亲近,仿佛他已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那个动荡不安、人心浮躁的时代,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无疑是对世俗喧嚣的一种有力摒弃,反映出诗人对纯净、质朴生活的追求。

田园生活的惬意描绘:“盘于游田,其乐只且”,“游田”涵盖了游猎与耕种两种古代常见的田园活动,诗人在这两种活动中尽情游乐,享受其中的乐趣。游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竞争与征服,耕种则体现了对土地的依赖与劳作的收获,两者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其乐只且”以直白的方式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满足与陶醉,这种快乐源自与自然的亲近、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尘世中追逐名利的疲惫和空虚形成鲜明对比。

三、情感表达:向往自由与本真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诗通过描绘水上行舟、亲近自然以及田园游猎耕种等场景,全方位地展现了一种自由不羁的生活状态。诗人摆脱了尘世的束缚,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地行动、自由地享受,这种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无拘无束,更是心灵上的解放。诗中所呈现的每一个画面,都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深深向往,这种向往是对魏晋时期黑暗政治、礼教束缚的反抗,是对人性自由的追求与呐喊。

回归本真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质朴而真实,没有奢华的物质享受,只有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简单的劳作娱乐。嵇康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本真生活的追求。在他看来,真正的生活应该回归到自然、质朴的状态,远离世俗的虚伪与功利。这种对本真的追求,体现了道家“返璞归真”思想对嵇康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魏晋文人在精神层面上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赠秀才入军·其十八》以其独特的意象营造、生动的行为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嵇康对自由、本真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诗不仅是嵇康个人情感的抒,更是魏晋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

解析:

有舟浮覆,绋纚是维

-字词解析:

-“有舟浮覆”:“有”作为句语气词,无实际意义,引出“舟”这一主体。“浮覆”描绘船在水面上或浮或沉的状态,“浮”指船漂浮于水面,“覆”并非指船翻覆,而是强调船在水波上起伏不定的动态,突出船行水上的不确定性。

-“绋纚是维”:“绋纚(fui)”,均指绳索,“是”在这里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维”意为系、拴。正常语序为“维绋纚”,即使用绳索来系住船。

-深层寓意:此句表面描绘船在水上的状态及固定方式,实则蕴含人生哲理。船的浮浮沉沉象征着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充满无常。而用绳索维系船,寓意着人们在变幻的生活中,试图寻找某种稳定和依靠,反映出对掌控生活、避免过度漂泊动荡的渴望。

栝檝松棹,有若龙微

-字词解析:

-“栝檝松棹”:“栝(gua)”,古书上指桧树,一种木材;“檝(ji)”同“楫”,指船桨;“松”即松木;“棹(zhao)”也是船桨的意思。说明船桨是由栝木和松木制成,强调其材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