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含义:美酒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无人交欢则体现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精神交流的匮乏,反映出他对真挚情感交流的渴望。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解析:“鸣琴在御”,“御”表示放置、陈列,琴就摆在诗人面前,似乎随时等待着被弹奏。琴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高雅的情趣和知音相联系。“谁与鼓弹?”诗人出疑问,有谁能和自己一起弹奏这琴呢?这一问,再次强调了诗人的孤独。琴具在侧,却无人能与之共同弹奏出美妙的乐章,与上句无人共饮美酒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深层含义:琴与弹奏之人的关系,象征着诗人对志同道合、能与自己产生精神共鸣之人的期盼,无人鼓弹凸显了诗人在精神层面的孤独。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解析:“仰慕同趣”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之人的倾慕之情。“同趣”强调了在精神层面上的共鸣,表明诗人渴望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兴趣、理想和价值观的人。“其馨若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些志趣相投之人的美好品质比作兰花的香气。兰花在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高洁、典雅的象征,用“若兰”来形容知音,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对知音的高度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
-深层含义:诗人将对知音的向往与对美好品质的追求相结合,体现出他对纯粹精神交流和高尚人格的追求。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解析:“佳人不存”中的“佳人”,在这里并非指美貌的女子,而是指代诗人所倾慕的知音。诗人感慨这样的知音并不在自己身边,这种缺失让诗人内心充满遗憾。“能不永叹!”以反问的形式,加强了情感的表达。面对知音的缺席,诗人怎能不长久地叹息呢?这一声叹息,饱含着诗人对知音的深深思念、对孤独现状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精神交流的渴望,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深层含义:此句直接抒了诗人因知音难觅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反映出他对理想人际关系和精神契合的执着追求。
……
句译: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译:宁静的夜晚,空气清新,一片寂静,明朗的月光洒照在轩窗之上。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译:微风轻轻拂来,吹动了我的衣裳下摆,华丽的帷帐高高地被卷起。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译:甘美的酒浆斟满了酒杯,却没有人与我一同欢乐畅饮。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译:琴就安放在面前,可又有谁能与我一起弹奏呢?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译:我倾慕那些与我志趣相投的人,他们的品德如同兰花般芬芳。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译:可惜这样的知音并不在身边,又怎能不让我长久地叹息呢!
……
全译:
静谧的夜啊,安宁肃清,明朗的月光,倾洒于轩棂。
微风轻柔,撩动我的衣角,精美的帷帐,高高地卷挑。
香醇的美酒,盛满了酒樽,却无人与我,共享这欢欣。
琴儿就摆在眼前,可又有谁,与我共抚琴弦?
我倾慕那志趣相投之人,他们的美好如兰花般芳芬。
然而这般佳人已不在身畔,叫我怎能不深深长叹!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