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析:“采菊东篱下”描绘了一幅极为悠然闲适的画面。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采菊”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场景,更因为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品格的象征,暗示了诗人自身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悠然”一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此时的心境,那种闲适、自在、恬淡的感觉跃然纸上。“见南山”中的“见”字堪称神来之笔,若是用“望”字,就带有一种刻意去看的意味,而“见”则更强调不经意间,南山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映入眼帘。这种不经意,更凸显出诗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融洽、浑然天成的关系,仿佛诗人已经完全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解析:“山气日夕佳”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山间的景象。“山气”指山间的云雾之气,在夕阳的映照下,山间云雾缭绕,光影变幻,景色格外美丽。“日夕”点明时间是傍晚,这个时段的光线柔和,给山间景色增添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佳”字简洁而准确地表达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之情。“飞鸟相与还”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傍晚时分,鸟儿们结伴飞回巢穴。这一景象寓意着万物顺应自然规律,在结束一天的活动后回归栖息之所。鸟儿的归巢,也暗示着诗人自己如同飞鸟一样,在历经尘世的纷扰后,终于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现出一种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为诗歌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析:“此中”指代的是前文所描绘的田园生活场景以及诗人在其中所体会到的种种感受。“真意”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可以理解为生活的真谛、自然的意趣、人生的哲理等,是诗人从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象中领悟到的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悟。这种感悟是诗人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中获得的,它越了言语的表达范畴。“欲辨已忘言”,当诗人想要辨别、阐述这种“真意”的时候,却现已经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言语来表达。这并非是诗人真的忘记了言辞,而是因为这种感悟过于深刻、微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句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体悟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让读者在自己的人生体验中去领悟那份难以言说的“真意”,使诗歌具有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
句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把房舍建造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纷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我为何能做到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那远处的南山便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时分,山间的云雾之气格外美好,鸟儿们结伴飞回巢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
全译:
我在人群聚居之地盖起房舍,却不闻车马往来的喧闹纷杂。
你问我怎能做到这般境地?心若远离尘嚣,地自偏僻静雅。
在东篱之下悠然采摘菊花,不经意间,南山悠然入画。
傍晚山间云气,美得如诗如画,飞鸟结伴归巢,自在而又融洽。
这之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啊,想要言说,却不知如何表达。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