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上万首古诗 > 第62章 徐干室思其五(第1页)

第62章 徐干室思其五(第1页)

室思·其五

徐干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

赏析:

徐干的《室思·其五》是一深情款款且立意深刻的诗作,它围绕着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对爱情的坚守,细腻地展现了女子复杂而真挚的内心世界。

一、化用典故,寄予厚望

开篇“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巧妙化用《诗经·大雅·荡》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原句旨在感叹人们做事往往开头容易,但坚持到最后的却很少。诗人在此化用,将其置于爱情的语境中,表达女子希望爱人对待这份感情能够有始有终。这种化用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巧妙地传达出女子内心的矛盾情感:一方面对爱人充满信任,期望他能坚守爱情;另一方面,长久的分离又让她隐隐担忧爱人的心意会生改变。这种委婉的表达,使情感更加含蓄深沉,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既有期待又略带忧虑的基调。

二、岁月感叹,情深忧切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直接点明与爱人分别已久,岁月的流逝不仅没有冲淡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反而使她对往昔恩情的期盼愈浓烈。“何可期”三个字,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在漫长等待中的急切与迷茫。她深知时光的力量可能会改变许多东西,因此对旧情能否延续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对未知的担忧,进一步深化了她内心的思念与痛苦,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她在岁月煎熬中对爱情的执着坚守。

三、道德劝诫,婉转表意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女子以一种看似客观的口吻,指出喜新厌旧、忘却旧情的行为是君子所不齿的。表面上,这是在阐述一种道德准则,实则是对爱人的委婉劝诫。她没有直接质问爱人是否会变心,而是通过这种含蓄的方式,提醒爱人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要做出违背感情的事情。这种婉转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女子的聪慧与温柔,又反映出她在爱情中的无奈与小心翼翼,她害怕过于直接的质问会破坏两人之间的感情,只能借助这种含蓄的劝诫来表达自己的担忧。

四、坚定表白,深情期许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女子坚定地表明,尽管自己与爱人相隔甚远,但对他的思念从未停止过片刻。此句以反问的句式,加强了语气,突出了她对爱人感情的坚定不移。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时空如何变换,爱人始终在她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种深情的表白,不仅是对自己感情的肯定,也是对爱人的一种期许,希望爱人也能如她这般,不因距离而忘却彼此的感情。

五、情感维系,期盼回应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女子再次强调,既然两人曾经拥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就不应随着时间和距离的推移而使其变得淡薄。她希望爱人也能时常思念自己,体现出她对双方感情相互维系的强烈渴望。这里,女子的情感表达从对爱人的劝诫和自我表白,转变为对爱人回应的期盼,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展现出她对真挚、长久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室思·其五》通过巧妙的用典、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委婉的劝诫,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在爱情中坚守、担忧又充满期待的女子形象。整诗情感真挚,层次丰富,展现了徐干高的诗歌创作技巧和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

……

解析: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

-用典与情感表达:“人靡不有初”化用经典语句,原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常指人们做事开头容易,坚持到结尾难。诗人在此借其表达对爱情的期望,希望爱人对待这份感情如同做事一般,有一个良好开端,更能坚守到最后。此句体现出抒情主人公对爱人的深情信任,同时,因长久分离,内心又潜藏着对爱人能否坚守的隐隐忧虑。这种情感的交织,借化用之语委婉道出,为全诗定下既有期待又含担忧的复杂基调。

-深层寓意:从深层看,它反映出古代社会环境下,女子在爱情关系中的被动与期许。女子将情感寄托于爱人的始终如一,期盼爱情能抵御时间与距离的考验,保持最初的美好与坚定。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

-时间与情感的沉淀:“别来历年岁”明确指出与爱人分别时间之久,岁月悠悠,思念之情不仅未减,反而在时光中愈深沉。“旧恩何可期”中,“旧恩”指过往与爱人相处的深厚情谊,“何可期”则将主人公对这份旧情延续的渴望与不确定展现得淋漓尽致。

-情感剖析:主人公在漫长等待中,对往昔美好回忆的眷恋愈强烈,同时,对爱人是否还珍视这份感情充满疑惑与担忧。这种对旧情延续的期盼与不安,体现出其在爱情中的执着与迷茫,岁月的流逝让她对爱情的未来感到迷茫,却又因深厚情感难以割舍,只能在期盼中煎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