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一万多首诗 > 第91章 陶渊明饮酒其四(第2页)

第91章 陶渊明饮酒其四(第2页)

-解析:此句进一步刻画失群鸟的困境。“徘徊”写出鸟儿在空中盘旋,不知该飞往何处,“无定止”强调它找不到一个可以安心栖息的地方。这种持续的徘徊不定,反映出鸟儿内心的迷茫与焦虑。而“夜夜声转悲”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到夜晚,鸟儿的叫声愈悲伤。这悲啼声仿佛是鸟儿对自己孤独处境的哀怨,也如同诗人在尘世中历经种种无奈与痛苦后,内心出的悲叹。通过对鸟儿夜间状态的描写,强化了孤独、悲苦的氛围,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痛苦与煎熬,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解析:“厉响”指鸟儿出凄厉的叫声,这叫声饱含着它对“清远”之地的强烈渴望。“清远”代表着清幽、高远的理想之境,象征着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纯净美好的生活或精神境界。鸟儿虽然四处寻觅,来来去去,但始终对那片理想之地充满眷恋,“何依依”三个字将鸟儿这种不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诗人借鸟儿对理想之地的执着向往,表达自己尽管身处困境,却从未放弃对高洁、宁静生活的追求。即使在迷茫与痛苦中,心中依然怀揣着对美好境界的憧憬,体现出诗人对精神自由和纯净世界的不懈追寻。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解析:“因值”表示因为遇到,“孤生松”即一棵孤独生长的松树,这棵松树在诗中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归宿——田园生活。“敛翮”意为收起翅膀,鸟儿在长久的寻觅后,终于现了这棵孤松,便从远方飞来,收起翅膀栖息于此。此句描绘出一幅鸟儿归巢的画面,实则寓意着诗人在历经尘世的漂泊与迷茫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寄托——田园。诗人如同这只鸟儿,在看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后,毅然决然地回归,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时内心的欣喜与安宁,以及对找到归宿的庆幸与满足。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解析:“劲风”指强劲的狂风,“无荣木”描绘出在狂风的肆虐下,其他树木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繁荣,变得凋零衰败。然而,“此荫独不衰”,只有孤松的树荫依然保持着生机,没有受到狂风的影响。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孤松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顽强。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孤松代表的田园生活,虽然质朴,却能为诗人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精神庇护所,使诗人在面对尘世的种种艰难困苦(如“劲风”)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内心,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不受外界的干扰和侵蚀,进一步强调了田园生活对诗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解析:“托身已得所”表明鸟儿(诗人)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安身立命之所,这个地方就是孤松(田园)。“千载不相违”则以一种坚定的誓言形式,表达出鸟儿(诗人)要永远与这个归宿相伴,绝不分离的决心。此句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体现了他对归隐田园生活的高度认同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诗人借鸟儿之口,表明自己归隐后,将坚守这份宁静与自由,不会再受世俗的诱惑而重返仕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纯净的执着守护,强调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和坚守高尚情操的永恒决心。

……

句译: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失群的鸟儿惊慌不安,日落时分依然独自飞翔。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它四处徘徊找不到栖息之所,每个夜晚叫声变得愈悲伤。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它出凄厉的鸣叫,思念着那清幽高远之地,来来去去总是恋恋不舍。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因为遇到一棵孤独生长的松树,它便收起翅膀从远处飞来归附。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狂风之下,树木都失去了生机,只有这棵松树的树荫依旧繁茂。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鸟儿已找到理想的托身之地,哪怕历经千年也不再离去。

……

全译:

那失群的鸟儿满心忧惶,日落时分仍独自在空中飘荡。

它彷徨徘徊,找不到安身地方,每一夜的啼声,都愈哀伤。

它鸣声凄厉,向往着远方的清旷,来来去去间,总是如此眷恋神往。

幸而遇见那孤独生长的松树,它收起羽翼,从远处匆匆归降。

狂风呼啸,吹得树木失去容光,唯有这松荫,依旧生机盎盎。

鸟儿终得理想的栖息之处,自此千年万年,再不把它相忘。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