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零零电子书>一万首 > 第523章 王融游仙诗五首其三(第1页)

第523章 王融游仙诗五首其三(第1页)

游仙诗五·其三

王融

命驾瑶池隈,过息嬴女台。

长袖何靡靡,箫管清且哀。

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

青鸟骛高羽,王母停玉杯。

举手暂为别,千年将复来。

……

赏析:

王融的《游仙诗五·其三》通过描绘诗人在仙界的奇幻经历,展现出对凡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在仙界意象的营造与情感表达上独具特色。

一、主题意蕴:向往仙界,追求永恒脱

仙界行踪与文化底蕴:“命驾瑶池隈,过息嬴女台”开篇点出诗人驾车前往瑶池之畔,并在嬴女台停歇。瑶池在古代神话中是西王母居住之地,象征着神秘与凡;嬴女台与秦穆公女儿弄玉相关,她擅长吹箫,后与萧史成仙而去,此典故为诗歌增添浪漫色彩。诗人行踪串联起这些神话元素,表达对仙界的向往,踏上追寻凡境界之旅。

声色交织的仙界氛围:“长袖何靡靡,箫管清且哀。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描绘仙界场景。“长袖”句写舞女姿态,“箫管”句写乐声,视听结合营造出凄美、清幽氛围。璧门、珠殿以美玉珍珠装饰,展现仙界华丽,凉月、秋风增添空灵之感,反映诗人对仙界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流露出脱尘世的情感。

与神交游的永恒期许:“青鸟骛高羽,王母停玉杯。举手暂为别,千年将复来”描绘诗人与王母相见分别场景。青鸟是西王母使者,展翅高飞寓意传递信息或引领方向。王母停杯与诗人交流,最后诗人与之约定千年后再来,体现与仙界建立联系,渴望融入仙界,追求永恒脱的主题,反映古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永恒境界的追求。

二、艺术特色:意象渲染,情感婉转表达

丰富意象,构建奇幻仙界:运用诸多神话意象,如瑶池、嬴女台、青鸟、王母等,以及璧门、珠殿等华丽建筑意象,还有长袖、箫管、凉月、秋风等营造氛围的意象,共同构建出奇幻、空灵且华丽的仙界。这些意象既具神话文化底蕴,又从不同角度描绘仙界,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仙界魅力。

动静结合,营造灵动氛围:诗中既有“长袖何靡靡”“青鸟骛高羽”等动态描写,展现仙界的灵动活力;又有“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等静态描写,刻画仙界的宁静清幽。动静结合,使仙界画面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增强诗歌艺术感染力。

借景抒情,情感婉转深沉:通过描写仙界的景色、声音及与王母的互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声的“清且哀”,凉月、秋风的环境烘托,婉转表达出诗人复杂情感,既有对仙界的向往、对凡生活的期待,又暗含对尘世的脱及对永恒的思索,情感深沉而耐人寻味。

……

解析:

命驾瑶池隈,过息嬴女台

-字词与意象:“命驾”意为吩咐驾车,表明诗人主动开启行程。“瑶池”是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代表着神秘、凡的仙境。“隈”指角落,强调诗人前往瑶池的岸边。“过息”即路过并休息,“嬴女台”与神话传说中秦穆公女儿弄玉相关,弄玉善吹箫,与萧史在此台上吹箫引凤,后双双成仙而去,这一意象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且富有神仙色彩的氛围。

-深层含义:此句表明诗人踏上前往仙界的旅程,先后经过瑶池和嬴女台,暗示诗人对仙界的向往与探索。通过提及这两个着名的神话地点,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氛围,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凡脱俗的世界,也为后文在仙界的种种经历做铺垫。

长袖何靡靡,箫管清且哀

-场景与氛围描绘:“长袖”通常是古代舞者的服饰特点,这里指代舞女。“靡靡”形容长袖随风轻柔摆动的样子,展现出舞女姿态的优美与轻盈。“箫管”是两种乐器,指代音乐。“清且哀”描述箫管吹奏出的乐声清脆悦耳,但又带有一丝哀伤的情调。

-情感与氛围营造: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在仙界的歌舞场景。舞女优美的舞姿与略带哀伤的乐声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空灵的氛围。这种氛围既体现了仙界的美妙与独特,又隐隐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或许是诗人在这凡境界中感受到的孤独,又或是对仙界神秘氛围的一种情感回应。

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

-意象与画面构建:“璧门”指用玉璧装饰的门,“珠殿”指用珍珠装点的宫殿,二者都展现出仙界建筑的华丽与高贵。“凉月举”描绘了清凉的月亮缓缓升起的画面,“秋风回”则刻画了秋风在殿中回旋吹拂的情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