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贪陵之人来而盈其愿,是不赏善也,且财不给。
如果贪婪强横的人来朝见而满足了愿望,这就不是鼓励善行了,而且财物也满足不了他的欲望。
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亦议之。
所以圣人在是否给予的问题上也是有所选择的,在喜怒取予上也是要衡量考虑的。
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所以既不主张施以宽惠,也不主张过度苛严,只主张赏罚得当就可以了。”
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
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
常言道,君子不自我吹嘘,其实并不是为了谦让,而是厌恶这种行为凌驾于他人之上罢了。
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
人的本性,都想越在自己之上的人,但是又苦于无法凌驾。总想凌驾他人,反而会被抑制得更厉害,所以圣人崇尚礼让。
且谚曰:‘兽恶其网。’
况且有谚语说:‘野兽厌恶捕捉它们的罗网,
怨在小丑,犹不可堪。
被小人物所怨恨,难以忍受。
‘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可以亲近,但不能凌驾于他们之上。’
恺悌君子,
品德优良温文尔雅的君子,
求福不回。
以礼能求得万福。’
在礼,敌必三让,是则圣人知之不可加也。
按照礼仪,地位相等应再三谦让,这正是圣人深知是不可凌驾其上的道理。
佻天不祥,
轻薄上天之功不祥,
乘人不义,不祥则天弃之。
凌驾他人之上不义,不祥将被上天遗弃。
以义死用谓之勇,奉义顺则谓之礼,畜义丰功谓之仁。
为正义而舍身的行为才可以称为勇,遵奉道义而守法的行为称为礼,积累义举而建立功勋才能称为仁。
奸仁为佻,奸礼为羞,奸勇为贼。
玷污了仁是佻,玷污了礼是羞,玷污了勇便是贼。
我看到走路的神态,听到言谈,觉得他们必将会惹来灾祸的。
夫君子目以定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
君子向来都是以目光确定行动的方向,脚步随之配合,所以观察他的神态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心。
目以处义,足以步目,
用目光来观察怎样行动合适,
再用脚步与目光相配合,
今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
如今眼望远处而脚步抬得很高,目光不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脚步又不与之配合,那么他的内心一定在另想其他了。
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
目光和举止不相配合,怎么能长久呢?
于是乎观存亡。
由此可以观察兴亡。
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必定都无可指责,由此也就可以知道他的德行了。
视远,日绝其义;足高,日弃其德;言爽,日反其信,听淫,日离其名。
眼望远处,常常看不到合适的地方;脚步高抬,常常会失去应有的德行;言谈反复无常往往会丧失信用;听闻淫侈之事,常常会削弱离析自己的名声。
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故不可不慎也。
目光是用来关注礼仪的,行为是用来践行道德的,言谈是用来恪守信用的,耳朵是用来辨听是非和名声的,所以不能不谨慎小心啊。
喜欢o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请大家收藏:dududuo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