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部官员则认为郭嘉日夜殚精竭虑,为大陆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真的有人能够封王,也应该是郭嘉才对。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而且很快就传到了陆川的耳朵里。
陆川这才意识到他对诸葛亮的封赏确实有点过了,但让他就此收回成命也不是他的性格,所以想来想去,陆川还是决定要把各部部长、副部长都叫过来,召开一次会议,让他们意识到诸葛亮的功劳到底有多大。
只有让他们知道诸葛亮的研究真的能给社会带来跨时代的改变,他们才会收起内心的不满。
同样的,陆川也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天下传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他很重视科研研究,希望能够通过科研提升生产力,创造更多的财富,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他如此重重封赏诸葛亮,就是千金市马骨。
通过这次封赏,他要让天下所以人都知道,做科研也是有远大前程的。
也只有这样,那些人才不会把精力全都放在经书上面,才会涌现出更多的科研人才。
所以说到底,陆川对诸葛亮的封赏不会改变,而且以后诸葛亮做出更多的研究之后,他还会继续封赏。
反正陆川寿命长,有了足够的科技支持,他能不断扩张领土,不用担心地盘不够封的。
同样的,其他人若是做出了同样杰出的贡献,陆川也不会吝啬。
郭嘉、赵云、糜竺还有蔡邕等人很快就到了,陆川没有跟他们废话,而是直接问道:“朕刚刚封赏了孔明,就听说你们还有你们下面的某些人心里有意见,甚至都开始公然评论起来了?”
郭嘉、赵云等人面色骤变,急忙说道:“臣等不敢!”
“不敢?”
陆川冷笑,“既然是不敢,那就是你们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对吗?”
这一次郭嘉和赵云沉默了。
他们听说诸葛亮受到如此封赏的时候,心里怎么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
他们一个总揽全国内政,一个总揽全国军事,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所以他们之前确实没把诸葛亮这个年轻小伙子放在眼里。
不过就是科研部的部长而已,能有什么大本事?
天下平定,靠的就是他们这些谋士和将领,跟诸葛亮这种搞研究的人有什么关系吗?
在陆川面前,他们不想撒谎,也不能撒谎,所以只能沉默。
其他有资格过来的人也同样保持了沉默。
虽然他们知道陆川对诸葛亮很重视,但他们还是要为郭嘉和赵云抱不平。
陆川摇头,“你们啊,就是只看到了你们自己的努力,却忽视了别人的付出!你们以为朕是随随便便封赏孔明的吗?你们就没有深入地想一想,朕会做那种毫无意义的事情吗?
现在朕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朕之所以要如此重重地封赏孔明,就是因为他为大陆王朝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而且在不远的未来,他可能还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大陆王朝的发展!
难道孔明立下如此大的功劳,还不能让朕好好封赏他吗?”
郭嘉和赵云互相看了一眼,最后还是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臣等不敢质疑陛下的决定,陛下如此封赏诸葛亮必然有原因,只是我们还是有些好奇,诸葛亮究竟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竟然能让陛下给出如此巨大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