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宝华认真听完,扬眉说:“怎么,毕业的这些孩子,你打算招进来?”
舒小秋点头说:“这些孩子,在副食品厂做了五年,什么品性,我们都一清二楚,公司总要用人,总比外头招的强。”
从块根粉初建,就有一批生活困难的孩子进去工作,用工作来抵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
只是任何一个群体,都难免良莠不齐,中间也发生过一些事情,或者偷奸耍滑不干活,只是为混口吃的的,或者小偷小摸,往家里搬东西的,甚至还有为了一些小事,打架生事的,都被梁书航退了回去,最后直接退学。
剩下来的这些,虽然学习成绩有高有低,但都是踏实能干,也和同学团结友爱的。
郑宝华听的连连点头,吁口气笑说:“也是,现在我们公司,说是调来三十多人,可是叶留群带人去了源县,剩下的印子华带着外边干活儿,这么大的院子里里外外只我一个人,确实不像话。”
舒小秋点头,指指他满桌子的东西说:“这几天,你把工作分下工,回头自己选人交下去,你也轻松一点。”
郑宝华答应,笑说:“这里大多是各种资料,等到理顺就可以移到资料室。”
舒小秋取了纸笔,列几条条款给他说:“你再起草一份协议,就照这个条款,起草好了再给我瞧瞧,八月一号要用。”
郑宝华看看,惊讶的问:“这是说考上学校的孩子?”
舒小秋点头,又把另几个困难学生说一回,叹口气说:“为了这些孩子能上学,屈老师和鸣枫都花了很多心思,到了这一步,不帮他们一把,真是可惜。”
郑宝华连连点头,又把条款仔细看一遍,点头说:“好,我起草好了,明天拿给你看,你在哪里?”
舒小秋笑说:“下午在家里教几个小丫头学做点心,上午……没特别的事,在园林里。”
郑宝华点头,表示明白。
舒小秋又问:“印子华几个人的手续进行到哪一步?”
“买了票,他们三个人明天的车回去,办调动手续。”郑宝华说,又翻一份文件说,“这是那七个技术工的,等印子华他们回来,就让他们七个去办。”
“嗯!”舒小秋点头,扬眉问,“还有十五个工人呢?”
郑宝华说:“等技术工办好,就是他们,分成两批去办。”
舒小秋琢磨一会儿问:“这边的工程怎么样?”
铺面在公司开业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完成,只剩下部分的院子。
郑宝华点头说:“基本的整理也就这几天了,等印子华几个人回来,就可以带队去汉水河那边的工地。”
舒小秋立刻说:“这里的工程完了,让那十五个工人也一起去办调动吧,汉水河那边也不在他们几个人手。”
也是!
郑宝华点头答应,又说:“只是现在公司的一些事,都是暂时调他们过来,他们都走了,这边就放空了。”
“印子华三个人回来,就不用去工地了,留在公司帮忙。”舒小秋摇头,笑笑说,“你可别忘了,人家可是名校的大学生。”
也是!
郑宝华缩缩脖子说:“确实是大才小用了。”
安排过印子华几个人的事,舒小秋又说:“吴大海、鲁常林的手续也可以抽空办了,还有他们这几年都有用惯手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