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上的散桌,已经有不少刚才围观的群众,就有人笑着嚷起来:“舒总要听戏,我们陈老太爷可是票友,上去唱一段。”
一个老爷子忙站起来说:“我可是多年不唱了,当年这戏楼倒是常来,看到现在能重开,已经很开心了。”
“老爷子试试,清唱一段也行啊!”有人鼓动。
舒小秋也凑热闹说:“是啊,老爷子试试,大家只图个热闹。”
俗话说,吃人嘴短,陈老太爷七十岁了,精神还很好,听舒小秋一说,想一想点头说:“成,我试试,唱不好,大家就图一乐儿!”说着起身,往戏台上走。
旁边侯玉达忙过去扶一把,笑说:“您老唱着玩,不用勉强。”
陈老太爷点头,拐杖塞给他,往台上一站,自己嘴里配乐:“嗒!嗒!呔!”一只脚屈起,摆一个武生的造型,居然是稳如泰山。
这一下大家倒是意外,立刻轰天的喊出一声好来。
在大家热烈的喝彩声里,陈老太爷走段台步,张嘴就是一出《智取威虎山》的唱段,居然字正腔圆,声震当场。
傅禹行慢慢过来,在舒小秋身后的椅子坐下,轻声说:“这位陈老太爷,也是清贵圈里的人物,以前是这戏楼的常客,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和韩老板发生冲突,双方好几个人受伤,再后来就没见过。”
舒小秋低声问:“能问到吗?”
傅禹行点头说:“圈子就那么大,我想办法问问。”见她点头,又慢慢走开。
陈老太爷一段唱完,又是满场的喝彩,还有人鼓动再唱,郑宝华忙说:“老太爷是来帮我们庆贺的,哪能总劳动老太爷,还是请老太爷下来喝一杯吧。”
这么大岁数,万一唱到兴头出了问题怎么办?
陈老太爷一听要喝一杯,立刻点头说:“对对,人家开业,我总在台上也不成话。”由着他扶下台来。
这个时候,饭菜已经流水一样的送上来,各种时令蔬菜之后,竟然还有几道大菜。
这年头,人们肚子里油水少,平时能吃到点荤腥已经算是好日子,现在可是实实在在成块的肉吃到嘴里,跟着又有酒水送上来,一下子,满场都是兴奋的划拳声。
舒小秋向郑宝华招招手,嘱咐说:“那些上了年纪的,可看好了,别让喝多了。”
郑宝华点头说:“放心吧,今天打的低度散酒,我们控着量呢。”
舒小秋这才放心,等他走开,向同桌的几位笑说:“今天人多,请的是几个酒楼的大厨,只是普通饭菜,大家包涵。”
叶云峰吃过她家的几次席却明白,她说的普通饭菜,是和她自己家里相比,并不是假话,可是金正开不知道,只当她是客气,也跟着客气几句。
虽然不是舒小秋的手艺,但请的是京城几个饭店有名的厨子,一顿饭吃的也很是尽兴。
这顿饭吃下来,附近的街邻都对这家新公司的老板有了初步的印象,好感大增,又见汉水坊修整一新,很多人就活动了心思,吃了饭并不走,跟着又回公司,问汉水坊辅面的事。
舒小秋忙让郑宝华招待,自己陪着叶云峰、金正开一些人去会客室坐着喝茶。
只是这么一来,几个同学只能自己随意,直到把一些大人物送走,舒小秋才总算和几个人说话。
这一会儿,郑宝华也应付过问辅面的客户回来,一帮同学才算是聚齐。
分别整整一年,大家自然是谈谈各自的工作、生活。
三个人除去按部就班的工作之外,之前和京城的一些联系仍然没断,孙大壮村子里的坚果,李海峰和史一恒家乡的一些土产。
现在因为工作的便利,也带动了更多的乡村参于,也开始找自己的销路,不能大富,但多些收入,家乡的人都宽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