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小秋也不安起来,扬声喊:“少帅,快回来吧,一条纸船而已。”
“毅然舍不得。”远远的少帅丢来一句,跟着说,“找到了!”
紧接着,就见黑狗已经跃出水面,几下跳上岸,嘴里叨着一条小纸船,沿着岸向这里飞奔回来。
舒小秋吁一口气,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说:“你瞧,小船很轻,少帅叼得回来,如果是人,它可不一定能拖上岸。”
再等一会儿,少帅已经跑了回来,嘴一张,一坨粘塌塌的纸扔在岸上。
舒小秋好笑说:“这小船外边一层防水,里边的可不防,被你这么一咬,还没到大海里就烂掉了。”
少帅有点懊恼:“你又不早说。”
你跳水里也没打招呼啊!
舒小秋瞄它一眼,又说:“瞧,小船掉水里这么一会儿就烂了,人掉进去久了也一样。”
凌霄乐了:“嫂子,你真会教孩子。”
舒小秋回头看看他,点头说:“所以你哥让我好好教教你。”
“啊?”凌霄睁大眼睛,半天才嘟囔,“我又不是孩子。”
你也没多大。
屈逸飞忍不住笑出来。
舒小秋牵着两个孩子往回走,笑说:“不放小船,我们就再去别处玩,一会儿回去,妈妈折小动物给你们。”
“还可以折小动物?”凌毅然本来就在眼馋姐姐手里的小船,一听立刻来了精神。
一行人沿着苏河慢慢往上游走,舒小秋也不管孩子们听懂听不懂,慢慢讲起沪市的历史,从最初的小渔村,到现在的独立市。
凌悠然和凌毅然最初还听着,后来干脆跑到前边找阿宽和齐安去了。
倒是屈逸飞听的入神,忍不住说:“小秋,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由来,如果能把这些编写进《大观》里,一定会很受欢迎。”
历史的魅力,是很难拒绝的。
舒小秋点头,见孩子们跑远,也就不再讲下去,侧头向他一笑问:“你上午去谈事情,怎么样?”
屈逸飞微笑说:“本来联系有四所学校,我原打算一家一家的跑,是沪城一中的校长打电话把另三位约了来,无非是他们一起订阅,想要便宜一些罢了。”
舒小秋问:“结果呢?”
“比我们的定价便宜五分,我算过,可以做。”屈逸飞说。
舒小秋在脑子里算算,微笑说:“嗯,除去成本和大家的稿费,还有三分的节余。”
屈逸飞见她只凭心算就很快得出结果,说不出的佩服,竖一下大拇指,又说:“那几位校长说的对,我们办《大观》的初衷,就是为了展开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大千世界,赚钱只是顺便。”
“嗯!”舒小秋点头,玩笑说,“还是屈编辑重大局。”
屈逸飞大笑:“《大观》的总编辑,写的可是你舒小秋的大名。”
舒小秋摇头说:“汗颜,实际上做事的可是鸣枫,只是他说他是七中正式的老师,不方便领这个头衔,非推给我。”
屈逸飞点头说:“鸣枫考虑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这杂志外订,还牵涉到资金,由他出面确实有些不方便。”
舒小秋好笑说:“他干活,我挂名,出面的可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