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的景象,易鸣枫不得不佩服,向舒小秋一挑大拇指,由衷的说:“佩服!”
不但把一场纠纷消于无形,还无限的调动了这批人的积极性。
穷人,别的没有,有的是力气。
如果这些力气能转化成钱,能转化成房子,能转化成更好的生活,是没有人会吝惜的。
等这片工地顺利开工,转眼就是小毅然的生日,秋收也迫在眉睫。
凌毅然的生日是中秋节前一天,大学里的几个没有办法回来参加,舒小秋连摆两天宴席,第一天是给儿子庆祝生日,第二天借着中秋节,让大家再聚一聚。
铁头婶子见经过一个月,儿子已经适应大学里的生活,终于放心,等这两天一过,收拾行李,跟着舒安一起回了源县。
舒诚和舒大春因为小浩然和小巍然还小,仍然留了下来,只是捎话回去,让舒卓帮忙秋收。
舒小秋不用上学,又放弃了分配,所有的时间都由自己自由支配,除去偶尔去去编辑部和工地之外,有大量的时间留在家里,除了照顾两个小宝宝和一个窜天猴一样的凌毅然,更精心的研制点心、面包,和沪市定制的旗袍。
这几年下来,她手做的旗袍虽然不多,总数没有超过十件,可是因为目标人群是沪市的上层贵妇,几场大型宴会之后,名声早已经在沪市打响。
带“S”标志的旗袍,在沪市贵妇圈子里,成了一种可以炫耀的标志,而这种旗袍的难得,不在于它们本身的价值,而就在于难得。
整个沪市,没有超过十件,而且,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为了穿它的主人量身定做的,有配套的首饰,甚至后来加进了皮鞋。
当然,衣服首饰是舒小秋亲手做的,皮鞋是她设计好,请皮鞋厂代为加工。
在经济的渐渐复苏里,人们对衣饰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舒设计师的衣服,出现一件难求的局面。
甚至,有些人不求马上订好衣服,只是出于好奇想要见一见这位舒设计师,也被那边直接婉拒。
每一次只见已经选好的客人。
越是神秘,越是勾起人们的好奇,于是,“舒小秋”这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像是风潮一样,存在于沪市上层社会的贵妇圈里。
随着这股风潮,另一些带有“S”标志的普通衣饰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很多年轻女孩子的追逐的潮流。
冯钰和周平面对这样的局面,自然是又惊又喜,只是不管他们怎么说,舒小秋都一口咬死,一季只推三个新款,而且要定量,绝不增加。
“为什么?”周平满脸的不解,“小秋,现在我们的生产力完全跟得上,为什么不多出几款?”
舒小秋摇头,叹气说:“物以稀为贵,只因为我们推出的新款少,还限量,才能抓住人们猎奇的心理,如果量产,这个标志烂大街的话,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
会吗?
两个人将信将疑。
“还有!”舒小秋知道,从市场的角度,很难让现在思维的他们理解,又再说,“拿服装厂来说,生产这几款衣服的,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工人,从用料到做工,都保证质量。如果多产,又要赶工期,就难免出现残次品,那可是砸招牌的事。”
从她开始使用“S”形标志,到现在已经长达三年,刚刚有了现在的影响力。可是只要出现一次残次品,现在的口碑立刻会一落千丈,再想建立,又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
两个人听她一说,仔细想想,也只能点头。
时间很快进入十一月,随着呼啸的北风刮起,京城的冬天如期而至,汉水河结冰,土地上冻,工地也跟着停工。
而为汉水坊居民新建的第一批房子也赶在上冻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