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见这四个人,我就有种感觉,他们肯定不是诈尸了,从举手投足之间就能看得出,他们是活人。
现在只剩下一个解释,这四个人常年都跟死尸打交道,身上沾染的死气清除不掉,就跟河滩那些半辈子打捞河漂子的捞尸人一样。
我没有见过这四个人,不过,我还能看出来,他们身上不仅死气很重,而且身手很强。
现在是非常时期,情况不明,冰冰的伤势也没有康复,我决定还是静观其变。
这四个人走在榆树林边缘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上,等走到这条小路的尽头,就要拐上另一条南北路。四个人不知道在黑夜中赶了多远的路,快走到小路尽头时,其中一个就挥了挥手。
“别走了,就在这儿守着吧,现在河道附近的水还没有完全退去,要是真有走夜路的人,也会从这条南北路经过。”
这个人一打招呼,剩下的三个同伴就都朝旁边缩了缩,一起躲进了树林里。
“别愣着了,放灯吧。”那个提议停下来的人,应该是这四个人的头儿,在树林里躲好之后,对身边的同伴说道:“灯笼选中谁,就是谁。”
“这附近荒的很,有没有人经过还不好说。”
“别废话,赶紧放灯。”
有一个人从身上取出一团皱皱巴巴的东西,等这团东西伸展开之后,看着就像是一个不太规则的灯笼。
我感应的很清楚,这团东西带着一股很浓的死气。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东西应该是从死人身上弄下来的。
灯笼里,吊着一盏小小的灯,灯一点燃,灯笼就轻飘飘的开始朝上漂浮,一直飘到距离地面五六米的地方,灯笼停下了,贴着两棵榆树的树梢,悬浮不动。
灯笼散发着一点很难察觉出来的光,只要抬头一看,就能看见灯笼外面好像画着几张狰狞的鬼脸。
我望着那盏灯笼,眼神就有点迟滞。这时候,冰冰把我的脸扭了一下。
四目相对,我看着冰冰的眼睛,眼神好像顿时又清晰了。
“不要看那盏灯笼。”冰冰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你的心神不稳,看久了会出事的。”
冰冰这句话,立刻提醒了我。我悄悄朝那四个人又望了一眼,这四个人虽然我都没见过,但他们放出来的灯笼,却是个比较明显的标记。
我们河滩在很早以前,有一种叫做放灯引魂的风俗,这种风俗几经变迁,一直到现在,还流传在很多地方。
放灯引魂一般都在每年的七月十五,因为河道里一年到头要死不少人,尤其是过去,遇到汛期洪水泛滥,死的人就更多。民间老百姓迷信,感觉这些人死在河道里,冤魂就留在原地,伺机害人。
所以,每年七月十五的时候,沿河两岸的老百姓,会用白腊纸叠成小船,上面放上一根燃烧的白蜡烛,然后在村子附近的河道放入水中。白纸船一路顺水漂流,据说能把滞留在原地的冤魂都给引走。
好几十年前,这种风俗非常盛行,不仅家家户户都会叠白纸船,而且到了七月十五那天,会专门有一个“引路人”来驾驶小船,在船头挂一盏白灯笼,然后从上游慢慢的朝下游行驶。
这些年规矩变了,没有引路人驾船,但很多老辈人还是会叠纸船,到七月十五那一天,河道里到处都是白纸船,星星点点的光芒铺满河面。
这就是所谓的引魂。
现在虽然是不讲究那么多了,但引魂这个风俗在过去有很多说法。尤其是引路人船头悬挂的那盏灯笼,叫引魂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引路人在七月十五那天引魂,本身就是很危险的事情,这种事说起来是封建迷信,可有很多情况,的确有些吊诡。引路人翻船,落水,或者遇见尸抱船,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