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航空母舰这种有着长宽百米级的舰船上还能容纳它的话,那么航天飞机无论如何都是塞不下的。<p>
要想将聚变装置塞进航天飞机中为其提供能源的话,其体积大小至少还得降低一个量级。<p>
所以在和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的达成交易后,国内有能力生产聚变堆的厂商,以极高的速度通过星海研究院的招标,从他们手中获取到了仿星器的生产资料,按照标准的数据进行小型化仿星器的生产。<p>
两个多月来,徐川也没太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清楚这方面进展的怎么样了。<p>
听徐川问起这个,梁曲摇了摇头回道:“仿星器的制造难度很大,尤其是外场线圈和磁铁绕组的制造,对于精密度要求相当高,哪怕西部超导那边有着丰富的经验,恐怕想要制备出来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事情。”<p>
事实上,西部超导集团那边接到这份订单的时候从上到下人都是麻的。<p>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西部超导集团那边负责和星海研究院对接的那位副总裁,在听到需要在半年内将相关的零件生产出来时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p>
如果不是没得选择,西部超导集团那边还真不想做这笔生意。<p>
难度超级高就不说了,时间还紧的要命。<p>
哪怕是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那边提供了螺旋石7x的最直接制备数据和相关要求,哪怕是他们之前为破晓提供过超导线圈,在加工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但要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就将配套的磁铁绕组和外场约束线圈生产出来,难度依旧高上天了。<p>
听到这个消息,徐川倒也没太多的意外。<p>
相对比托卡马克装置来说,仿星器的零配件生产尤为困难。<p>
尤其是那七扭八弯,复杂几何形状的磁铁绕组和外场约束线圈,要精密的制造出来想想就是一个令人头大的事情。<p>
当初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制造螺旋石-7X的时候,可是花费了整整三年多的时间,才将螺旋石7X的外场线圈和磁铁绕组设计制造出来的。<p>
虽说有设计和调整的因素在里面,但也足以反映出要制备仿星器在工程上的难度到底有多大。<p>
不过既然选择了仿星器作为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基础,那么工程上的难题,是注定的第一道关卡。<p>
只希望西部超导那边能给力点吧。<p>
如果拖的时间太长了,他这边的研究也会跟着一起延后。<p>
虽然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紧迫度远没有当初的可控核聚变那么高,但老实说徐川并不希望在这项研究上拖太久的时间。<p>
尤其是在改进型超导材料已经被他解决了的基础上,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拉长研究时间,这是他比较难接受的一点。<p>
正聊着,梁曲的助理快步走了过来。<p>
“梁院长,西部超导集团那边的王副总过来了,关于仿星器的超导线圈生产,他那边有事情找您,外场线圈的生产进度有变化,交付时间可能需要延期。”<p>
听到这个消息,梁曲微微皱了下眉头问道:“什么情况?”<p>
助理迅速道:“按照那位王总的意思,和成品的良次率有关,似乎是生产出来的零件次品率过高,导致生产进度拉低了很多。”<p>
闻言,梁曲皱起了眉头,看了眼正在进行检测的华星聚变装置,开口道:“让他先等着,我这边指挥完检查工作就过去。”<p>
他不可能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去做其他的事情。<p>
“好。”助理点了点,转身刚欲离开,就被徐川喊住了。<p>
“等一下。”喊住汇报工作助理,徐川看向了梁曲,说道:“这样吧,你继续指挥工作,我过去看看情况。”<p>
梁曲想了下,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徐院士您了。”<p>
这本应该是他的工作,这会却只能麻烦自己的顶头上司去做。<p>
徐川摆了摆手,跟着助理迅速赶往了办公室。<p>
星海研究院本就是在他的领导之下,分内的工作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p>
。。。。。。。<p>
PS:补昨天的第二章,求月票<p>
喜欢大国院士()大国院士。<p><div>
<p><div>
<p><div>
<p><div>
<p><div>
<p><div>
<p><div>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