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喊家里吃饭,她回来都主动去家里问问要不要带东西。
她不怕麻烦,村里人来找她帮忙,她都可热情了。
能帮就帮,借钱的不是大数都借。
借的太多的,不会全借,多少都会借点。
她可不怕借钱不还,乡里乡亲的,她出于好心帮忙,要是家里真没钱还她也不催着。
要是有钱故意不还,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你,忘恩负义的玩意。
村里人要名声的,家里有个坏名声,将来孩子说亲都不好弄。
找儿媳妇,好姑娘一打听谁敢嫁你家啊。
梅子比村里人有钱,可不炫富。
尽量低调,别显眼,在老家和学校都是这样的。
不当出头鸟。
这是跟三嫂学的,三嫂和杨云、谢芳他们早就是有钱人了,可在家属院一点也不显山露水。
这是做人的智慧。
梅子有空的时候就琢磨三哥三嫂的事,也琢磨出点东西。
仔细回想这些年,当初三哥三嫂心里恨死家里了,娘带着俩嫂子闹到了领导跟前。
都闹翻了,三哥两口子表面工作虚的不让人拿到话柄的虚伪应付,都在做的。
也不怪娘骂人,明知道儿子儿媳妇应付她,能不生气嘛。
信是要写的,信里关心爹娘关心家里都要写的。
……
梅子以自己天生学霸的聪明脑袋,总结出了三哥和三嫂跟老家的处事原则。
只做表面功夫,是为了应付外人的。
老家怎么闹,人家都占理。
你要说人家啥也不管,那当然不是了……把做了啥一说,外人听了都点头认可。
姜老三身不由己,当兵的就这样,做到这份上,还要怎么样啊。
梅子合计了这些年三哥家和老家的来往,现了事情的本质。
三哥三嫂不吃亏,反而是家里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真要算起来,这都多少年了,三哥可以说是分文没给家里,大哥二哥家干活,她给爹娘的是自愿的。
冤大头是四哥!
梅子看四哥的眼神都带着怜悯,四哥在家里的地位就是当年的三哥啊。
家里人都捧着,说着好话。
四哥被架在高处,下不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四哥笨,真不是骂人,是实话。
这都多少年了,还糊里糊涂的呢。
四嫂也是个糊涂虫,这两口子梅子都不知道说啥好。
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
姜河过的糊里糊涂的,很多事情他不愿意去想,想多了脑袋疼还想不明白。
就跟念书的时候一样,他不想考第一吗?可他就是不会,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