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缭和齐仙官的离开,只让一家子短暂的难过了片刻,很快便恢复如常。
莲院的墙塌了,趁着天空放晴,刘季和阿旺驾车去下河村买了砖瓦回来,仔细把被秦瑶弄塌的院墙重新修补完整。
文具厂这边,到了交货的关键时刻。
秦瑶每日忙着盯产品质量扣细节,确保每一件出库的仕女匣都能达到完美状态。
如此接连忙了五六天,十一月底,刘柏等人带上装好的仕女匣出发前往府城码头交货,秦瑶提着的一颗心这才稍稍松懈。
转眼便到腊月,丁氏族学停课,让学生们回家自学。
刘季修完了莲院的院墙,立马又被秦瑶安排前往丁家送年礼,商议三郎四娘明年开春进入丁家本部族学的事。
与此同时,各家的回礼也送来了,各类上好的面料、营养药材,以及摆件文房四宝等等,品类繁多。
秦瑶把这些回礼统一放在库房外间的架子上,乍一眼看去,还以为她家里开杂货铺的。
掏出小算盘算一笔账,发现自己送出去的年礼,回本九成五。
这其中,让秦瑶比较意外的是,府城贺家给他们回了年礼,而不是直接给的银子。
地位的高低,决定了贺家的用心程度。
看来刘季这个举人身份还是有不少用处的。
稀里糊涂过算了
秦瑶点完各家回赠的年礼,锁好库门准备回房躺下懒一会儿。
“咚咚、咚咚!”
有节奏的短促敲门声响起。
秦瑶见殷乐从柴房跑出来准备去开门,乐得轻松,继续往卧房走。
村里的事和文具厂的事,她都已经解决了,短时间内不会有事情需要她去做,秦瑶猜,院外来人肯定不是来找自己的。
八成是村里的大嫂子小婶子们,过来找李氏一块儿做针线。
秦瑶家里舍得烧炭火,墙又厚,窗户又大又明亮,屋里暖和还亮堂,这几日过来找李氏蹭炭火的女人们一直不断。
借个屋子的事,无伤大雅。秦瑶根本就不管,随她们开心去。
李氏和秦瑶的猜测一样,见殷乐去开门了,匆忙将灶上熬好的猪油盖上,抽出灶里的柴火放到下膛灰里灭掉,匆匆洗了把手,笑着朝大门走去。
嗔笑的招呼还没来得及说出,刚张开嘴,院门已开,李氏满眼惊讶,院外是三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小妹,真的是你啊!”
门口三人中的年轻女子,惊喜看着前来开门的丑脸姑娘,直接叫出了她的名字,“阿月!”
被叫到名字的殷乐看着面前这三张熟悉的脸,心绪翻涌,又喜又惊又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