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满意的看着秦瑶,是这个年轻人给他们金石镇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提升了一成,这可是从前都没敢想的事。
倘若把刘家村的耕种法子照搬到金石镇下辖其他村子里去,那明年他们整个金石镇的收成便也能有一成的提升。
如果用亩产一百斤做比,一成的提升就是一百一十斤。
全镇几万亩全部加起来,就是几十万斤粮!
光是想一想,里正就忍不住激动得要落泪。
不过还不等他激动完,秦瑶代表全体村民问出了大家伙最关心的问题。
“里正,今年粮税还是十五之一吗?”
增税
里正忽然默了。
其他村村长心顿时一沉。
“里正,秦村长问的事你倒是说啊?”
“莫非今年税收涨了?”
秦瑶也皱起了眉头。
里正示意大家伙先坐下来,留下儿子招呼众人喝茶,转身进了里屋,取来一卷文书。
不是所有村长都具备查看文书的能力,所以里正并没有把文书交给村长们传阅。
他将文书展开,读出了上面的内容。
文书上那些官方式的描述秦瑶听得半懂不懂,但那句“粮税征收十二之一”,却听得分明。
内容全部读完,里正恭敬将文书卷起来放入竹筒收好,这才“唉”的叹了一口气,沉声道:
“增了一些,但不算太多,加之今年各村收成还算不错,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话是这么说,但除了秦瑶的刘家村之外,其他村可没那么好的收成。
虽然春耕时县令把大家伙带到刘家村学种地,可真实行起来完全是两码事。
固执的人很多,越是穷乡僻壤出来的,就越固执。
村长和前去学习的年轻人们口水都劝干了,但实际上跟着刘家村一块儿精耕细作的只占一小半。
在没有看见得利之前,人性使然,自然会对新事物抱有警惕和怀疑。
去刘家村的人是亲眼见过了,所以他们相信。
但没跟着一起去的其他村民却不太相信,毕竟这种事情前所未有,毫无参考,心中惶恐守旧是很自然的。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增加的赋税,对大部分村民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损失。
想起回村还得动员村民们缴纳粮税,各村村长脸都黑了。
谁家没几个特别蛮不讲理的刺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