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全程默默坐在堂屋门边,直到那人影笑着跑了出去,才稍稍回神。
他有些奇怪的皱了皱眉头,问李氏:“她去做什么?”
“啊?”忙着蒸馒头的李氏没反应过来他问谁,见刘阳指了指门外,晒然一笑,“哦,乐姑娘啊,她出去跑步去了,只要不下雨,一天五里地。”
“什么?”五里地?刘阳想起她那小小的身板,“她还能跑五里地?”
李氏好笑道:“这有什么,要是我天天练,我也能跑呢,可惜了,夫人不收徒了。”
李氏遗憾的叹了一口气,如果再年轻十岁,就算夫人说她不收徒了,她也要豁出去试一试。
感受到李氏语气中的羡慕,刘阳楞了好久,原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同样向往力量。
他还以为,她们只喜欢绣花做饭干家务带孩子,现在看来,是他狭隘了。
也不怪他爹日日念叨,让他多跟村长学着点。
院门口传来马车声,李氏探头一看,喜道:“是夫人回来了!”
刘阳赶忙起身相迎,等秦瑶把车马安置好,立即将自己手中本子递上。
“村长,你交给我的事已经办妥了,外来工人的户籍信息我都已经统在这本子上。”
抓贼
秦瑶督促孩子们喝点水去热,领着刘阳进堂屋坐下,接过他递来的本子,仔细翻阅。
经过数字统计后的信息,更加直观,一目了然。
本子没翻开前,秦瑶还觉得刘阳这个任务完成的时间太长,只是统计外来建筑工数目就花了半个月时间。
但现在打开本子一看,颇为惊喜。
难怪他花费了那么长时间,原来是把刘家村现在的外来流动人口全部统计了出来。
平常大家伙只觉得村里外来的人多了许多,但看到数字才知道,刘家村以外的流动人口居然有二百三十五人。
其中外来建筑工一共有七十八人之多,余下都是文具厂从外村招来的工人。
要知道刘家村更深处还有一个上河村,全村老少加在一起还不到六十人呢。
刘家村里这样多的流动人口数目,已经是非常大的了。
如果放任这些流动人口发展下去,一直不做管理和统计,后果不堪设想。
刘阳紧张的注意着秦瑶的表情变化,见她先是严肃皱眉,后又舒展眉头露出几分惊喜的浅笑,提着的心总算落下一大半。
数据统计是个麻烦的活儿,刘阳把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籍贯、家中人口,以及是否有其他亲戚朋友同在刘家村的信息,全都做了调查。
前几项是基础信息,后头这个就是筛查的重要指标。
同有亲戚或是朋友在刘家村的,不但可以互相作证,证明自己身份清白。
还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减少犯事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