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朦胧的烛光透过纸糊的窗户,给房间里带来淡淡的暖色,紫色的花束又为这淡淡的暖增添一抹绮丽的梦幻色彩。
刘季满意的拍拍手,关上屋门,蹑手蹑脚退了出去。
他前脚进浴室洗漱,秦瑶后脚就进门来,查看自己悬在梁上的钱少没少。
一抬头,就看到那一抹梦幻的紫,心情顿时放松下来,任凭身体躺倒在柔软的大床上,望着泛出暖光的窗,嗅着厨房里飘来的人间烟火气,油然而生一股感恩。
感谢老天爷让她重活一回,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上天似乎听见了人们的祈愿,今年的雨来得刚刚好。
秋收结束,谷子全部晒干后,刘家村迎来入秋的第一场大雨。
修路队的流民们也终于能够趁这场雨,停下来休息两天。
雨幕笼罩中的小村庄,就像是国手笔下的水墨山水画,昏暗的天空把所有的颜色都压成了灰白色。
远远能够看见,村口工厂里冒出来的白烟、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赶牛牧童。
雨水遮盖了人的声音,世界一片静默,只剩下哗哗的雨声。
因为大雨不能去上学的大郎兄妹四个排排坐在堂屋门口,托腮望着院里哗啦啦流水的排水渠,眼珠子咕噜噜打转,一看就是想下去踩水。
阿旺坐在屋檐下摘花生,一眼看出孩子们的跃跃欲试。
转头往隔壁小房间看一眼,夫人正在检测大老爷这两月的功课情况,并没有注意到这边。
于是,放下手里的活,起身进堂屋,将墙上挂着的蓑衣和斗笠都拿出来。
不用他言语,兄妹四个立马接过去戴好,而后排着队跟在阿旺身后,做贼一样猫到后院去。
“啪!”的一声,四娘当先跳进雨幕中,看着脚边溅起高高地水花,捂着嘴,笑弯了眼。
有人欢喜有人愁。
屋里的刘季此刻就像那炉里的草药,在秦瑶一道道考题检验中,备受煎熬,欲生欲死。
偷换概念
秦瑶拿着书本,坐在桌旁,问:“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下一句是什么?”
刘季端坐在桌前,两眼看着窗外从屋檐下落下的雨滴,愣了一会儿,答:“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秦瑶问:“何意?”
刘季咽了口口水,“说的是一国之君倘若以百姓的快乐为己乐,那么百姓也会为君的快乐而欢乐。若君以百姓忧虑为忧虑,那么百姓也会以君的忧虑为忧虑。”
原话并非此意,但因借鉴的是丁员外的注释,所以将文中的代指直接定位君王。
这也是一种答题模式,以悦上为目的。
秦瑶算他答对,继续下一题。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秦瑶问:“此句出自何处?”
刘季紧绷的神经刹时一松,这题他会,最简单不过了。